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在氣象學上,“雨水”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將逐漸回暖,降水量也將越來越多。伴隨“雨水”節氣的到來,昨天我國許多地區同時迎來了降雨,北方旱區降水范圍也有所擴大。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在旱災較嚴重的陜西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連日來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連續降水,對旱情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據悉,昨天在我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出現了小到中雪或雨夾雪,盡管降水量一般不到5毫米;黃淮、江淮、江漢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湖北中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等地則出現了10—15毫米的降水。 據河南省氣象臺介紹,近日降水主要集中在豫南和豫西地區,其中信陽、駐馬店等市降水量較大。河南禹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科長李濤在電話里介紹,這段時間正是河南小麥“拔高”的關鍵時刻,當地農民十分盼望能有更大的降雨出現。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抗旱科科長楊亮介紹,雖然目前山西省仍有660萬畝小麥受旱,但比最高峰時的829萬畝小麥已減少近兩成。 據國家防總統計,當下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陜西、甘肅等受災最嚴重的8省冬麥區受旱面積總計6980萬畝,比2月7日旱情最嚴重時減少8352萬畝。目前國家防總信息處已停止每天一次的當日旱情通報。 中央氣象臺預報,受冷空氣東移影響,未來三天我國東北、華北、黃淮中東部、江淮東部、江南東部等地將先后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大部分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4—8攝氏度??购祵<冶硎?“溫度降低可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抗旱。但短時間內大幅度降溫,對已進入返青期、抗寒能力有所下降的冬小麥生長會產生一定影響。要視氣溫變化情況,及時為小麥加蓋塑料薄膜等避寒設施。”(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