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報:雪域藏鄉展新顏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3-02 17:47:41

  迪慶藏族自治州建州52年來,風雨兼程,變化萬千。如今古老的雪域高原煥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一個團結、民主、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迪慶屹立于雪山峽谷間。

  與世界同在

  近日,在外地工作的藏族朋友江初要回德欽縣羊拉鄉規吾村老家看望父母,臨別時他交待說,別忘了晚上等他返回一起聚會。我們好生納悶:從州府香格里拉縣城到規吾村,要走五六天路呢,當天等他回來,怕是天方夜譚?

  果然,不到中午12時,他就通過移動電話傳回了到家的消息,晚7時如約參加了朋友聚會。江初滔滔不絕地向我們描述回家的路:過去兒女出門,父母揪心,要在荒山野地里徒步行走6天,還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甲午雪山。現在全州最偏遠的羊拉鄉公路修通了,鄉政府到各村的路也通車了,蜘蛛網般的公路如彩色哈達把雪山峽谷與世界連接在一起,回家的路近了,舒坦了。

  “3893”是迪慶公路通車里程數,它連通了99%的行政村,藏家人由此走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藏族干部成榮,30多年前從梅里峽谷背著行李到州里參加郵電工作,錄用通知書是郵遞員輾轉七八天時間送到他手中的。在白茫雪山通信線務站扛電桿、護線路的艱難歲月里,他有一個夢想:通訊信號能從天空往來就好了!如今他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成長為移動通信公司高級管理人才的他,指揮著便捷的通訊信號在天空飛梭往來。

  站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梅里雪山、四季雪飄的東旺牧場,或深邃的金沙江、瀾滄江大峽谷,可用手機輕松地與外界通話。時下迪慶藏州已建成了覆蓋全域的光纜干線,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等完整的現代化通訊體系,現在藏族農牧民賣一餅酥油,都要打個電話問問市場行情。卓瑪姑娘左手揮舞羊鞭,右手握著移動電話正向遠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問候:“感冒好些了吧?阿媽挺掛心呢。”離家的路再長,親人就在身邊。至2008年底,迪慶州使用固定電話的用戶數達到43000戶,移動電話用戶12.5萬戶。看到這串數據,雪域藏胞們心生自豪:“盡管世界變化萬千,我們緊隨時代腳步而行!”

  出國看世界

  修舊如舊,面貌一新的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里,來自美國加州的凱維一家人把租用的藏房打扮得古色古香,每天迎送著不同膚色的客人。

  “像我這樣來了就不想離開的人多呢,我們是在旅游途中發現了這片凈土的。”他說。交談中得知,他們留戀這片河山的天高云淡、綠水青山、廣闊花海,還傾心這里安靜而不閉塞的環境,富有民族特色的漂亮城市,活躍的市場,良好穩定的社會秩序,“這輩子就住下了,還要邀請更多的朋友、熟人到香格里拉旅游呢。”

  1997年9月,世人追逐半個多世紀的香格里拉夢境終于塵埃落定于迪慶。迪慶接踵榮獲“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最美的雪山”、“最美的森林”、“最美的峽谷”、“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名鎮”等殊榮。

  每年300多萬的如潮人流涌來,物流、信息流廣聚于此,年吸納近30億元的旅游業總收入,有力地推動著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囊括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在內的旅游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從偏遠的藏家山寨到香格里拉縣城一個旅行社做導游的仁青此姆,靠優質服務賺得了豐厚的回報,買了寬敞的別墅、漂亮的汽車,還有6位數的銀行存款。春節期間,全家人一合計,乘假期到國外旅游了一趟。

  旅游、生物、水電、礦產4大支柱產業在迪慶雄勢崛起。


  天天好日子

  香格里拉縣五境鄉霞珠村的藏族農民此里農布,在花園一樣的家里對我們說:“盛開的格桑花代表著美麗、富貴、吉祥、幸福,就像今天的好日子。”

  無論在尼西情舞節上,還是在金江情歌會、塔城熱巴節、三壩東巴節、建塘鍋莊會、德欽弦子節,還是在田間牧場,我們發現:勞作、聚會、休閑,歌舞陪伴著每個人,高亢和奔放始終是主旋律,人與人、人與自然在相互溝通中親密無間。歌舞藝術涉獵生活的方方面面,“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這種文化現象被譽為“迪慶香格里拉文化”,它奠定了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文化是民族之魂。50多年來,迪慶州十分注重文化事業建設,以促進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08年,全州共建設文化、文物事業機構46個。以“生態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文化特色濃郁、人與文化共存,社會文明進步、人與道德相符,經濟繁榮發展、人與物質共榮”作為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目標,加快了文化體制改革和創新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完成了全州文化資源、文化產業調研,建立了項目、文化人才檔案,積極扶持民間文化藝人,實施了尼西土陶、三壩東巴文化園、獨克宗古城、尼西民族特色文化以及25家藏民家訪等項目的開發,同時加強了縣鄉文化館、文化站建設和一鄉一個文化節建設,亮點頻現。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教育已形成了州、縣、鄉、村、組五級網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學生,甚至還有了本民族的碩士生、博士生。上世紀50年代,州內只有102所小學、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寥寥千人,截至目前,全州幼兒園、小學、中學、中專學校發展到了962所,在校生6萬人,免交學雜費、教科書費以外,還按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生活補貼。

  德欽縣佛山鄉溜筒江村朔日村民小組,是個只有60多人的小自然村,村民們以往看病要到28公里外的鄉上。2006年起實施的迪慶州農村衛生健康工程,把朔日村在內的近千個村納入了建設農家衛生院的范圍,州衛校畢業的齊青成為村里受歡迎的農家衛生員,像他一樣的醫務人員在全州還有近千人。村民們深更半夜有個頭痛腦熱都能及時得到治療,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讓百姓就醫看病不再難。

  從梅里雪山對面瀾滄江峽谷的高處往下俯視,折射出片片亮光,縣里領導說,百姓普遍使用太陽能,僅對面的云嶺鄉西當村去年就安裝了500多套。

  一位叫西洛的藏民告訴我們:過去養牛、養豬要用木柴燒水煮食,既消耗資源,勞動量大,每家每年至少要燒掉一卡車約10立方米左右的木柴。現在改變了,他的家里陳設著電飯煲、電炒鍋、電磁爐、電視機、電暖器……“現在我們下田用機械,出門坐汽車,種田有補貼,做飯擰開關。”西洛告訴記者。

  迪慶州實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6年來,全州共建成沼氣池18575口,節柴灶14000多眼,推廣太陽能熱水器1萬多平方米,每年能節約薪柴數十萬立方米。

  香格里拉縣格咱鄉那格拉村的藏族老人都吉,在溫暖的陽光下戴著老花眼鏡展開一張報紙認真讀起來。他已經82歲了,每月享受著政府發給的生活補貼,隔壁家是困難戶,不光領著救濟,政府還把電視機送到家里。迪慶州以關注民生為根本,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除“藏區高原農牧民學生救助工程”、“農民健康工程”以外,在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接近90%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新通電行政村、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臺站建設工程。隨著科技特派員下派到村,農民學科技難的問題也得到緩解。

  50余年奮斗,50余年不懈追求,雪域藏鄉展新顏!(李毅銘 李銀發 崔仁璘

責任編輯:和玉鳳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国产精品第12页|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