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山啊送來了清潔的甘泉,森林啊呵護著我們的家園。”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白馬雪山腳下,望著座座潔白的雪峰,莽莽蒼蒼的森林,穿行于林間巡山的66歲護林員白馬多吉老人感慨地唱道。 白馬多吉老人說:“過去我是村里有名的獵人,20多年前我放下獵槍當上了護林員。”20多年來,由他看護的6萬多畝森林長成當地最好的林區。白馬多吉老人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幾年前,聯合國有關組織鑒于他幾十年出色的護林工作,對他進行了表彰。 雪山下,還有許多像白馬多吉老人一樣的綠色守護者。白馬雪山于1983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底,又與北京松山、山東黃河三角洲、湖北神農架一起被列入首報首批國家級示范自然保護區。 守住青山綠水就守護了生命的源泉。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地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現有面積最大以保護滇金絲猴及其生存環境為目的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香格里拉的精靈滇金絲猴就生活在這里,數量占到全世界總量的60%以上。 沿金沙江而下,我們來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追尋滇金絲猴的蹤跡。 一大早,在保護區工作人員和鑫明的帶領下我們來到薩馬閣林區的響鼓箐。在耐心的等待中,幾十只滇金絲猴在樹叢里陸續出現,見到人,它們好奇地張望了幾秒鐘,然后大搖大擺地享受著自己的“美食”松蘿,歡快地在林間跳來跳去。和鑫明說:“由于生存環境不斷改善,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保護區內滇金絲猴的數量不斷增多,種群出現恢復性增長,從1983年建區時的500余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 為了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迪慶州在國內率先作出禁止使用塑料袋的規定,香格里拉成為了國內第一個無白色污染的綠色區域。通過開展禁止天然林采伐,實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人工草場等工程,有效保護了兩江上游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先后申報建立了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碧塔海、納帕海、哈巴雪山三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成功申報“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碧塔海和納帕海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生態環境保護投入資金達10億多元,保護區面積已達320081公頃,約占全州國土總面積的13.4%,森林覆蓋率達73.9%。 青山碧水帶來了“綠色”經濟,生態旅游產業成為雪域高原富民強州的第一產業。走進普達措國家公園,高大的云杉聳入云霄,枝頭上的松蘿隨風飄動,碧塔海的湖水一片碧藍,湖畔的草地上牦牛群悠閑地啃著草,成群的鳥兒時飛時落。白馬多吉老人的話又回響在耳邊:金子般的江水(金沙江)、銀子般的江水(瀾滄江)、銅一樣的江水(怒江)創造了神奇而美麗的迪慶,這塊吉祥如意的土地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樂土。(李銀發 崔仁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