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表示:要先弄清改什么、怎么改 “去年年底,我國出臺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退休金的政策,因政策疏漏,各地尚在彌補缺失,可時隔不久,今年新年便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對于今年年初在5省市試點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昨天,不少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改什么?怎么改?需事先說清楚。” 養老金數額相差大 今年1月28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下發全國?“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上海、浙江、廣東、山西、重慶5省市今年將試點。 雖然目前改革方案沒有正式公布,但此前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孫寶樹介紹,改革的大體方向和思路是:事業單位分為兩類,有行政職能的要納入公務員勞動保障體系;具有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將參照企業職工保障制度進行改革。 據專家測算,如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按照企業模式計發”,一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職工資是每月5000元,假設他的工齡是35年,按現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計算,他退休可拿到4000元左右,而換成企業模式發放,養老金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這意味著改革后,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要少拿一半左右。 方案缺乏執行細則 “我國‘未富先老’,國家財政將不堪養老重負,非改不可,這是實情。”不過,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控江中學校長張群卻指出,由于此次改革范圍涉及教科文衛、農林水、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多個領域,涉及人員超過3035萬人。“應該說,這項改革涉及千家萬戶,面廣量多,應慎重行事,方案草率出臺,其間有很多值得認真思考的地方。?” “去年年底,為刺激內需,剛出臺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退休金的政策,因政策疏漏,各地尚在彌補缺失,可時隔不久,今年新年便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張群表示,出臺一項如此重大的改革方案,至少應先向社會征求意見,絕對不能草率。 被人詬病的一大關鍵問題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主席團秘書長何秉孟表示:“事業單位還分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這樣籠統劃一,分都沒分清,怎么改?方案缺乏細致的分類指導和配套改革措施,簡單沿用企業養老保險改革的辦法也有失偏頗。?” 教師是否應該納入 而作為教育系統的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春時對教師是否應納入改革范圍表示異議:“按照現在的社保標準,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納入社保后,收入將大大低于在職工資,也與以前已經退休的未納入社保的職工養老金出現較大差距。?”根據《教師法》,教師收入應不低于公務員,這也應該包括退休收入不低于公務員。 此前有媒體披露,在試點省市之一的廣東,一些高校50歲左右的教師要求“提前退休”,有些高校不得不出臺措施,暫緩辦理提前退休。 針對這一情況,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盛昌黎建議,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中涉及教師的養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是否符合《教師法》的規定進行審查。盛昌黎也指出,《方案》不能只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一家設計和推行,應吸收國家相關部門,尤其是涉及到占事業單位人數最大比例的教師養老金制度改革,應有教育主管部門參與。(稿件來源:新聞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