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該保護區內的滇金絲猴數量已從1983年的500多只上升到近年來的1200-1300只,這只是迪慶州自然保護區建設取得的成就之一。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 為解決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有效推動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的環境保護,開展了山區綜合開發(社區共管)等項目。通過各種渠道累計籌集資金500多萬元,幫助社區群眾開展推廣太陽能、節柴灶,用水泥板替代房頭板、用鐵絲網替代木柵欄等能源替代項目;推廣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養蜂等技術培訓項目,社區群眾生產、生活對保護區內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得到緩解,有效地推動了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 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屬濕地生態類型保護區,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類型保護區,經過多年的保護,三個保護區內的植被覆蓋率逐年提高,到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數量也逐年增加。迪慶州還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一起攻破了重唇魚的人工繁殖難題。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國家林業局批準同意建設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期工程項目,總投資1188萬元,批準同意建設碧塔海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工程項目和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工程項目,總投資分別為697萬元和506萬元。目前三個建設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正在編制施工作業設計,年內可以實施建設。(記者 王勁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