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余年的潛心研究,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農民溫松康終于讓失傳300余年的“溫氏空心澄泥硯”再現于世人面前,他的制硯工藝已獲國家專利認證。 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中唯一的泥硯,以經過河水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燒制而成,硬如金石,而質地細膩猶如嬰兒肌膚,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等優點,唐宋時皆為貢品。由于制作工藝繁復、產量稀少,享譽于世的澄泥硯至今只有少量藏品流傳。 據家譜記載,溫松康是“溫氏澄泥硯”制作技藝的第46代傳人。溫松康自1981年起潛心研究祖傳技藝,踏遍五臺山、滹沱河尋找特殊原料,終于在2003年燒制出“溫氏澄泥硯”中技術含量最高、失傳300余年的“溫氏空心澄泥硯”。之所以稱“空心”,因為硯臺內膛中空,上方有兩小孔,注清水入孔洞,硯臺肚腹中的清水通過澄泥滲透出來,使得硯臺上的墨汁永不干涸,并墨香永留。截至目前溫松康共申請19項國家專利并有3項已獲認證,制硯工藝還被五臺縣推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位于五臺縣陽白鄉上紅表村的制作車間,記者看到已批量生產的澄泥硯產品有春秋大鼎硯、奧運圣鼓、雙耳鼎硯、金蟾硯、龍瓶硯等20余種,造型古樸端方,紋飾細膩鮮活。(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