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今年,云南省地質災害頻度及危害程度總體上屬正常偏重年份,需重點防范6個區域的地質災害。按照省國土資源廳制定的《2009年云南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云南省今年地質災害防范重點地理區域為6個:福貢—瀘水—蘭坪危險區,水富—鹽津—永善—東川—祿勸—武定危險區,德欽—維西—永勝—大姚危險區,盈江—梁河危險區,永平—鳳慶—云縣危險區,楚雄—雙柏—墨江—綠春—金平危險區。 降水總量稍偏多是主因 進入雨季后,云南進入每年地質災害高發期。據省氣候中心分析預測,2009年降水總量全省大部地區為正常稍偏多。其中:1至4月全省大部地區為正常至偏少;5月雨量昭通市、曲靖市東部、文山為正常至偏少,其他大部地區為正常至偏多;6至8月降水總量全省大部地區為正常稍偏多;9至10月降水總量全省大部地區為正常。 今年,云南省地質災害頻度及危害程度總體上屬正常偏重年份。災害高發區分布于金沙江中下游,怒江中上游及南汀河流域,元江中下游,瀾滄江中上游,騰沖至盈江。主要原因是今年6至8月全省大部地區降水總量為正常稍偏多,元江中下游、南汀河流域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降水量明顯增多,單點大雨、暴雨等極端天氣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滇東北地質災害處于活躍期;保山至臨滄一帶地質災害進入活躍期;基礎建設項目增加,對地質環境擾動較為強烈的公路、水電等開發建設活動較仍處于較高水平。 汛期24小時領導要帶班 省國土資源廳要求,各地要在汛前配合水利、交通、建設、鐵路、教育、旅游、安監等有關部門,對轄區內的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拉網式排查,特別是要對城鎮地區、山區丘陵區中小學校、旅游景區景點、陡坡下和溝口處居民點,以及水利水電工程、礦山、公路鐵路沿線、江河沿岸、重大工程建設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逐一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對重要隱患點的情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對排查出來的隱患點,要分清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發生后,國土資源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害現場,開展應急調查,涉及相關部門業務的,要及時通告,主動配合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各地要根據雨季的變化適時調整延長值班的時間,要堅決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重要崗位主副班等制度,必須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汛期期間,各地要嚴格執行速報、月報制度,做到認真調查統計、準確上報,無災也要進行零報。 去年地質災害11月最多 據介紹,云南省去年發生地質災害1035起。其中,特大型地質災害2起,大型地質災害1起,中型地質災害28起,小型地質災害1004起。受災嚴重的州市有楚雄、昭通、紅河、怒江、保山、普洱、大理、曲靖、昆明和德宏。地質災害造成94人死亡、54人失蹤、7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10.97億元,屬重災年。年內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特點是: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的次數較往年少,中小型地質災害的頻次大幅增加;在水利水電、公路、礦山等工程建設區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明顯增加;地質災害高發期為5至9月和11月,受歷史罕見的秋季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11月發生地質災害246起,為全年發生地質災害最高的一個月,是有地質災害統計以來的第一次。 受地震影響,昭通、楚雄、德宏的部分縣市新增了一些地質災害隱患點,原有隱患點的險情也有所加劇。 2008年云南省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27起,轉移群眾623人,避免了多起群死群傷災害的發生,避免直接經濟損失759.8萬元。(來源:春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