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衛生部聯合提升防控級別;首批國產甲流疫苗下線 即使在學校出現傳染源為校外的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中小學校和高校,在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的同時,也可臨時停課。這意味著,我國對甲型H1N1流感的校園防控升級。 教育部、衛生部聯合印發《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衛生部稱,方案適用于各級各類學校、托幼機構以及各部門舉辦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學生夏令營和冬令營等。 方案中要求,即使出現非校內傳染源的病例時,經當地政府批準同意,托幼機構全園停課7天(或7天以上)。 此時,中小學校和高校等教育機構應加強對學校人員出入的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如疫情傳播風險較大,經當地政府批準,可按照由班級到年級的原則采取臨時停課措施。 此前,衛生部門規定,如14天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時,該班方可停課。 學校防控分三個級別 1 學校未發現甲型H1N1流感疫情 2 學校出現非校內感染病例 應對: 經當地政府批準同意,托幼機構全園停課7天(或7天以上);學校可臨時停課。 3 學校出現校內感染病例 ●第一類,在學校一個班級內發現散發的感染來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或由輸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應對: 如果14天內,同一班級出現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時,該班級可停課;如果14天內,同一學校有2個及以上班級需要停課時,該班級所在年級可停課;如果14天內,同一學校有2個及以上年級需要停課時,該學校可以全體停課。(與之前規定相同) ●第二類,學校局部疫情暴發,即同一學校同一個年級兩至三個班級,14天內,出現多個甲型H1N1流感校內感染病例的確診病例,且病例呈現明顯的聚集性。 應對: 出現病例的中小學、幼兒園等全校停課;高校學生停課不離校,在校進行觀察。 ●第三類,學校流行,即14天內,在同一學校不同年級或同一年級三個班級以上,出現多起甲型H1N1流感學校局部疫情暴發,且有持續傳播現象。 應對: 當地所有學校實施停課。 京城校園三道關防甲流 中小學幼兒園防疫措施升級,學生入校前逐個測體溫 1:晨測體溫:全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學生,在入園入校前,須逐個接受體溫檢測篩查 2 :午查“癥狀”:每天中午第一節課前,由校醫配合班主任對各班學生開展“癥狀”巡視 3 :晚報健康:每晚,家長詳細為孩子填報健康狀況以及家人是否有出國史等,次日由學生交予老師。 昨天下午2時許,宣武區育才學校高中部,第一節課馬上開始,多數同學已端坐教室,班主任開始逐排巡視,檢查有沒有同學“打蔫兒”。針對流感疫情的迅猛發展,北京市教委要求,昨晨起,校園防疫舉措再次“升級”,每日“三道關”防控流感侵襲。 為防中小學生或托幼兒童染疫,之后將病毒傳給同學并帶回家,造成疫情社區傳播,昨日起,北京市衛生局和北京市教委聯合針對全市中小學校、托幼機構的防控措施展開檢查。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所長王義介紹,檢查內容主要為電子和水銀汞柱的體溫檢測設備是否運行到位,是否嚴格執行晨午檢和日報告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后有怎樣的應急措施,可疑流感樣病例報告是否及時。 檢查中,衛生監督員了解到,考慮到學生眾多,多數學校并未使用學生集中排隊測體溫進校的方式,而是提前開校門時間,教職員工分批為學生測體溫。 新的防控措施在原《中小學校晨午檢記錄表》基礎上增加“近期是否出訪或旅游”、“是否與外籍人員或歸國親屬接觸”等欄。 另外,對近期出訪或旅游、與外籍人員或歸國親屬有過接觸的學生,要求其居家觀察7天。 復課時措施明確要求學生須持醫院診斷證明復課。 ■ 發布 北京49患者痊愈出院 衛生部門稱疫情社區暴發風險加大 北京市衛生局昨晚通報,昨日沒有新增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截至6月22日16時,全市累計報告81例確診病例,其中49位患者已痊愈出院。 北京市衛生部門評估: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北京尚處于溫和上升期,仍以輸入性病例為主,但由于北京的國際交往繁多,本土突現病例和疫情社區暴發的風險不斷加大。因此,現階段,仍須堅持病例逐個診治、及時切斷疫情傳播鏈的嚴格防控舉措。 ■ 最新疫情:內地新增27確診病例 共報告441例 治愈出院227例 衛生部昨日通報,6月21日18時至6月22日18時,我國內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27例。 其中,廣東報告11例,上海報告6例,江蘇、河北、遼寧各報告2例,浙江、湖南、天津、福建各報告1例。 截至目前,我國內地共報告441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出院227例,214例在院接受治療。(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