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湯堆村村民尼瑪通過養殖尼西雞每年收入增加2萬多元,這是該鄉瞄準市場,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尼西鄉緊抓農業增效不放松,尋求增加農民收入的各種方法,以“強化基礎、優化結構、培育市場、壯大支柱、改善生態”為發展思路,通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08年,該鄉尼西雞養殖戶發展到197戶,其中重點戶12戶,尼西雞存欄達14萬只,成雞銷售8萬只。同時,該鄉還結合實際,在尼西雞養殖戶比較多,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群眾思想素質好的湯滿村角木村民小組建立了尼西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探索集體經濟新模式。 尼西土陶、黑陶和木制品制作是尼西鄉的傳統民間手工藝。目前,這些產業通過項目的帶動,產品的觀賞性和收藏性得到進一步增強,產品遠銷海內外,提升了知名度,打響了品牌。該鄉按照縣委“優一、進二、快三”的產業發展思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輸業、特色產業、個體經濟等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為調整該鄉農村產業結構,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發揮了推動作用。同時,尼西鄉“名、特、優”特色產品集貿市場的建設,有力地帶動了湯堆黑土陶及上橋頭木制工藝品的銷售。 尼西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和經濟發展的要求,依托香格里拉縣城這個大市場,大膽提出了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打造尼西品牌的發展思路,以名特優農產品業(尼西雞、反季蔬菜)、文化生態旅游業(巴拉格宗景區、民族工藝品和尼西情舞)、水電產業、個體民營產業(私車管理協會運輸業、民營經濟)等四項重點產業建設為載體,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開展“三級聯創”、“農村黨團員素質教育”和“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專題教育等活動,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記者 李清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