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登亮在羊拉銅礦調研。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普自林)近日,州委書記張登亮到德欽縣調研時強調,抓住機遇,切實轉變扶貧開發方式,增強“造血”功能,努力營造和維護良好的發展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發展步伐。 4月20日至22日,張登亮在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馬文龍等陪同下,先后深入到德欽縣奔子欄鎮和羊拉鄉調研。調研期間,張登亮深入機關、農村、廠礦和建設工地,看望慰問基層干部職工和困難農戶、困難黨員,勉勵他們再接再厲,扎根基層,努力工作。同時,張登亮還專程看望慰問了“2009年度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云南十大新聞人物”桑培老師的家屬。 素有“云南北極”之稱的羊拉鄉是全省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低于全州和德欽縣平均水平。全鄉58個村民小組中,有34個村民小組570多戶3400多人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帶著如何深入推進羊拉鄉扶貧攻堅的思考,張登亮一行驅車數百公里,走遍了羊拉鄉的規吾、羊拉、甲功和茂頂四個村委會,并實地查看了奔子欄鎮達日開發區移民工作情況。 張登亮在調研中充分肯定了德欽縣移民扶貧開發取得的成績,希望達日開發區不斷總結經驗,探索異地搬遷扶貧的新辦法、新措施,在全州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他說,羊拉鄉是全州典型的貧困鄉,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羊拉鄉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高海拔村民小組,必須下決心走異地搬遷的路子,積極探索“人下山、樹上山”的生態移民思路和辦法,把分散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江邊河谷生產條件較為優越的地方,逐步修復惡化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張登亮說,實施異地扶貧搬遷是一件系統工程,必須要統籌協調、科學規劃、穩妥推進,尤其重要的是把各方的力量凝聚起來,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齊心協力推進工作;在推進過程中,既要注重發揮各級各部門的主動性,也要注重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既要注重幫助群眾改善吃住行等硬件環境,更要注重群眾的長遠生計與發展,妥善解決群眾的土地、林地等生產資料,同時積極引導搬遷群眾發展適宜當地氣候的葡萄等特色優勢產業,形成產業支撐,有效增加群眾收入,切實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如何加快推進全州新型工業化進程,是張登亮這次調研的重點。去年,羊拉銅礦實現產值超過4億元,上繳稅收8000多萬元,并極大地推動了地方交通運輸業發展,拉動了就業。在生產經營中,企業堅持科技興企,克服了一系列工藝流程中出現的困難,成為冶金行業中為數不多的高科技企業。在羊拉銅礦,張登亮了解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提出了要求。 張登亮說,迪慶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在自然、施工、開采、冶煉等方面條件都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生產規模不斷壯大、工藝流程不斷改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增強,為社會積累了大量財富,成績來之不易。實踐雄辯地證明,“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農業穩州、工業強州的理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州委關于加快推進全州新型工業化的部署上來,把發展的重心放到推進新型工業化上來。羊拉銅礦經濟效益好、工藝流程先進、環保要求高,是迪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現代企業。要牢固樹立羊拉興、德欽興,銅礦興、迪慶興的思想,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迪慶。迪慶發展新型工業化關鍵是做好銅和鐵這兩篇文章,做好“兩江”流域水電開發,做好特色生物資源深加工。當前,羊拉銅礦在發展新型工業上積累了寶貴經驗,希望企業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進一步解決好資源這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進一步強化精查細找工作,探明資源保有儲量;要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尤其對于當地員工,按照嚴格要求、適度包容和逐步到位的要求,加強培訓,加強引導教育,使之盡快成長為企業生產的主力軍。 張登亮強調,迪慶要實現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必須著力營造好、維護好發展環境,必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服務政府和效能政府;必須按照領導當楷模、機關作表率、基層樹形象的要求,從州級領導做起,做維護良好發展環境的楷模,從各級黨政機關抓起,做維護良好發展環境的表率。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講究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教育成效,靈活運用民主與法治、典型引路等方法,切實營造好發展環境。 調研中,張登亮還實地查看了香德二級公路施工進展情況,看望慰問了指揮部部分工作人員,并聽取了工作情況匯報。張登亮肯定了該條公路前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希望全體建設者再接再厲,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咬緊牙關,堅持按照進度服從質量的要求,科學組織施工、強化安全生產。同時,有關各方要做好協調工作,加大力度做好群眾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早日建成這條致富路、民生路,為全州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積極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