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課堂。 在老師的指導下快樂學習。 近年來,集中辦學成為德欽縣干部群眾最關心的熱門話題。2009年9月,佛山校區在全州作為集中辦學試點之一,實行了一鄉一校的集中辦學之路, 幾年來,佛山校區在德欽縣委、縣人民政府及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集中辦學之路快速推進,學生管理、安全管理、衛生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 據介紹,佛山鄉原有5所完小,28個校點,一師一校達23所,實施集中辦學后,佛山校區共有262名學生,26個教師,11個班級。 10月14日,214國道旁的佛山校區書聲朗朗,孩子們正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學習功課。校長那追說:“通過幾年的努力,集中辦學的優勢已日益顯現,比如: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有利于學生語言交流,改變學生生活習慣,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有利于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環境;有利于促進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等。但是,集中辦學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弊端,或者說是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出于安全需要實施的封閉式管理,減少了學生和家長的交流時間,與家長的情感交流變淡了,可能會淡化學生對親情和家庭的依賴感、淡化學生與家庭的關系。優秀的民族文化、家庭文化傳統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斷層。集中辦學也給某些村子的農民增加了負擔。” 目前,佛山校區與鄉派出所協調,安排車子,解決偏遠山區路途遠、接送學生難的問題。校長那追說:“現在學校已在實行雙語教學,但雙語師資嚴重不足,學校現在還有很多空缺的編制,希望能夠加強雙語師資隊伍建設。在民族語言、民族文化這方面,我們也有了自己的設想,就是一星期上2、3節民族語言交流課,敦促學生用自己的民族語言進行交流”。 那追說:“集中辦學的優勢大于弊端,存在的問題一定能夠逐步解決。”(此稱 安永鴻 馬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