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衛生院見聞 11月2日,記者來到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衛生院,走進衛生院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干凈整潔的小道,道路兩旁是一叢叢綠油油的樹木,正在蓬勃地生長。院子里,幾位老人瞇著眼安靜地聽著廣播。收費劃價和新農合結算窗口前圍滿了交費和報銷結算的患者。一位手里拿藥的患者對記者說:“在衛生院看病很方便,今年我母親住院總花費969元,現在報銷了729元,算一算真劃算,合作醫療為我們家解決了大難題。” 記者到醫院門診和住院病房看了看,病房里幾乎都住滿了病人。病房干凈整齊,全部配置了呼叫系統,病人拔針換藥,只需輕輕按一下床頭的開關,馬上就有醫護人員前來服務。院長胡東華介紹說,現在前來就診的患者每天平均達60多人次。自從推行“新農合”以來,衛生院發生了很大變化。為把這項政策落實好,讓農民實實在在得實惠,醫院先后對住院部、門診部進行了改造,添置了B超、體外震波碎石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使轄區百姓足不出鎮便能得到有效診斷、治療,大大方便了全鎮百姓的就醫,滿足了百姓的基礎醫療需求。 在干凈整潔的治療室,醫生正在為一名來自香格里拉縣金江鎮的患者做微創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提起手術,不禁讓人聯想起明晃晃的手術刀、蜈蚣似的疤痕……傳統的手術方式讓人們談起就心有余悸。由于采用了現在最新的微創手術方式,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卻表現鎮定。 這名來自金江鎮的患者告訴記者,當他知道自己有腎結石時,由于心存顧慮,不敢住院。后來在家人和鄰居的勸說下,來到迪慶香格里拉開發區衛生院住院治療,總花費2000多元,合作醫療報銷了80%。新農合解決了他看病貴的難題,出院后他對鄰居們說:“合作醫療政策真是好,我們看病不發愁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1年,全區參保人數達約2368人,參保率達100%,共計收繳參保金36630元,圓滿完成了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繳任務。2010年共減免合作醫療門診費用預計6萬元,補償人數為約3200人;共兌現住院病人新農合補償資金約16萬元,補償人數80人。在此基礎上,為提高開發區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率,開發區管委會積極組織合管辦工作人員深入到各村社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新政策,動員農民群眾積極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與此同時,開發區衛生院簡化合作醫療報銷手續,推行“一站式”服務,病人出院時就能領取報銷費用,極大地方便了患者看病。為了讓患者享受優質服務,該院制訂了一系列考核制度,把醫護人員簡歷公布上墻,接受患者監督。同時,該院還積極與上級醫院進行技術協作,使患者在鄉鎮醫院就能享受到市級醫院的診療服務。據統計,2010年,該衛生院住院人數及門診就診人數達17000多人,與去年相比大幅上升,真正做到了合作醫療為農民。(永基卓瑪 和泰君 馬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