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香格里拉縣格咱鄉格咱村委會主任知史 “有奉獻、有作為、才有價值”這是香格里拉縣格咱鄉格咱村主任知史 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在工作實踐中奉行的座右銘。知史擔任格咱村主任至今已連任四屆。在他擔任村主任期間,虛心向干部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在他的帶領下,該村連續6年被縣委評為先進文明村。他本人也多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在此次創先爭優活動中再次被全村黨員推薦為先進。 了解群眾的心聲,體察民心,才能更好迪服務群眾。這是多年以來知史在農村基層工作中得到的體會。為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有著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知史克服各種困難,經常走村串戶與村民交談,聽民聲、察民情,他走遍了全村每一個角落,重點走訪了村民代表、黨員骨干、困難戶家庭。除了直接走訪農戶家外,他還跟隨格咱鄉領導干部一起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他的積極反映,用水難等一批群眾呼聲強烈的問題引起了縣、鄉等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并得到了解決。 知史真誠對待每一個反映問題的村民,不回避,并公平、公正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努力化解矛盾糾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格咱村是格咱鄉占地面積最廣的一個村,涉及的林地面積廣泛,糾紛也很多,但在今年開展的林改活動中,已經59歲的他仍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積極參加林改工作的每一場會議,每次到山上去勘界他從來不缺席,工作人員對他說:“您今天休息吧,不要去了。”可他總是說:“我還是和你們一起去吧,山上的情況我了解,這樣也可以避免你們少走彎路。”就這樣在林改期間,為了林改工作能順利進行,他總是沖在第一線。今年4月份,五號病襲擊了他所在的村民小組,一批批豬牛相繼被傳染,村民們驚惶失措,為穩定民心,在群眾中帶頭處置疫情,他毅然把家中的4頭牛和3頭豬第一個推入了土坑······ 針對該村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出村道路難行、街道坑洼不平、群眾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等問題,作為共產黨員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幾次向鄉黨委提出整治意見和建議,在他的多方爭取資金下,該村被列為新農村示范村,對村里的1600米道路進行了硬化,為群眾生產、生活創造了便利條件,新建公共廁所2個,粉刷墻壁等,基本達到了硬化、綠化、凈化、美化的要求,從根本上改變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村里的群眾說,知史是他們村的好干部。(陳義 和金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