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礦業公司參與新農村建設見聞 位于羊拉鄉崇山峻嶺中的迪慶礦業公司是我州境內最大的工礦企業,企業效益在州內名列前茅,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是否因礦山的建設而改善呢,走基層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采訪。 該礦區內有里農和路農兩個藏族村民小組一共60多戶人家,礦山開發前因為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出行要走路翻山,喝水靠人背馬馱,礦區開發后為他們解決了道路、供水等問題,還為每家每戶安裝了太陽能,礦區每年給兩個村民小組的生態補償金約150萬。此外,為了讓礦區群眾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盡快脫貧致富,迪慶礦業公司還安排里農和路農兩個村民小組每戶一個勞動力到公司上班,公司根據其文化程度安排崗位,沒有文化的由公司統一培訓掌握技能后安排工作。 記者走進里農村民小組格茸卓瑪家,三層樓的藏式民居高大氣派,她樂呵呵地說:“房子總投資約60多萬元,現在兩個孩子都在礦山工作,家里收入連年增長,以前單靠種地要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想也不敢想。” 路農村民小組的此里卓瑪說:“自己只是小學文化,真沒想到能進這么好的企業,公司組織技能培訓后,安排到電解車間從事電解銅的制作,每個月有2500元的工資,‘五險一金’齊全,年底還會根據成績發放獎金,自己要珍惜機會,好好工作讓家里人都過上好日子。” 據迪慶礦業公司生產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護和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公司建成了循環經濟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尾礦等廢棄物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并投入大量資金植樹造林,目前已種植樹木20多萬棵。同時,公司還成立了扶貧濟困基金,工會每年春節前都會組織人員到周邊山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2008年,公司建立了職工醫院,目前有13名醫護人員,配備了B超、心電圖儀、X光機等先進診療設備,原本主要是為了解決礦山職工醫療健康問題而建,但考慮到周邊群眾看病難的實際困難,醫院也向周邊村寨群眾開放,受到了村民的歡迎。 迪慶礦業公司負責人說,作為國有企業公司的理念就是辦好一個企業,帶活一片經濟,打造一個新農村,致富一方群眾。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礦地關系,表面看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實際上村民通過分享企業發展成果,企業與村民的關系更加和諧,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卓瑪拉楚 石顯堯 楊勇 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