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人民醫院內兒科見聞 “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這是維西縣人民醫院內兒科向社會的公開承諾,也是銘刻在內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心靈深處的座右銘。 藥物零差價惠及患者 李國昌是維登鄉北甸村農民,前些日子因患病住進縣醫院內兒科。住進醫院的第二天,護士將醫療清單拿給他過目。李國昌發現,清單上的藥品價格與市場價是零差價。李國昌說,實行藥品零差價給我們患者帶來了實惠。 像李國昌一樣,住進縣醫院內兒科的患者在醫療衛生改革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近年來,維西縣積極推進衛生體制改革,結束了以藥養醫的歷史,充分體現了醫療單位的公益性功能。 為了讓患者明明白白治病,內兒科將價格公示在公開欄上。 內兒科主任楊勛告訴記者,實行藥物零差價得到實惠的是患者,內兒科還開通了危重病人綠色通道,推行先治病、后結賬制度,用制度保證患者不因貧困而延誤治療。 溫馨服務暖人心 在內兒科3號病房,醫生在查房結束后,耐心細致地向病人講解如何預防疾病的知識,并給每一位患者發放一份預防疾病宣傳材料。 “想不到內兒科的醫生不僅給我們治病,還給我們講解衛生知識,發放預防疾病宣傳材料。”住院患者老姚說。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有時,向患者講解預防疾病知識比治病本身還重要。小病不防釀成大病,大病不治拖成重病。”楊勛說。 誠如楊勛所言,內兒科把向患者宣傳預防疾病知識擺在突出位置,在治病的同時普及預防疾病知識,幫助患者提高防控疾病的能力。 我們只有“星期七” 內兒科醫生段志舉今年工齡已經30年了。他親眼見證了內兒科的發展歷程。記者在他的出勤表上發現,段醫生從今年1月到11月底沒有享受過一天休假。 “節假日加班有補助嗎?”記者問段醫生。“沒有。近年來內兒科業務量不斷增加,為了及時治療患者,我們經常放棄節假日,過上了‘星期七’。” 就是靠著對事業的熱愛,維西縣人民醫院內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無怨無悔地耕耘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 這里有一組數據:內兒科醫護人員1至11月應出勤5250天,實際出勤6500天,出勤率110%。 “你們超勤天數為什么這么多?”“只要看一看我們科收治病人的情況你就得到答案了。”楊勛告訴記者。 按照楊勛的話,記者查看了內兒科今年1月至11月收治病人的記錄:收治病人973例,比去年同期增長37.5%,病床使用率100%。 記者在內兒科看到,由于病床不足,有4名患者只能在過道上“住院”。 段志舉說,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我們的待遇沒有改變,比如值一個夜班15小時,補助費10元,這個規定已經持續多年了。盡管這樣,我們憑著對事業的熱愛和對患者負責的態度,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 段醫生的話在記者心中涌起這樣的念頭:當一個人愛上一份工作時,首先考慮的不是物質待遇的多少而是為自己所摯愛的事業付出了多少。靠著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內兒科醫護人員雖苦猶榮。(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