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縣委黨校提升教師素質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紀實 “今年,香格里拉縣委黨校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發揚忠誠敬業、實事求是、自主創業、自強不息、爭創一流的黨校精神,大膽探索黨校科學發展的保障機制,埋頭干、不作秀,在努力辦好縣委政府交辦的計劃內主體班次的同時,整合辦學資源和辦學力量,全力開發培訓市場,走出了一條既有縣級黨校特色又有藏區特色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黨校發展新路子。在培訓規模和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有了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充分發揮了黨校干部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和‘熔爐’作用。”香格里拉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楊永明說:“今年共計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106期,參訓人數達8597人次,比2010年完成的66期5049人次和年初計劃的55期4143人次大幅增多,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干部培訓上規模 縣委黨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根據香格里拉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干部的新需求,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創新辦學思路、拓寬辦學渠道、改革辦學模式,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理論和智力支撐。 在具體工作中,縣委黨校抓好主體班次和成人函授教育,積極開發長、短、雜班,在質量與數量上均取得了較大突破。 充分利用清華遠程等優質教學資源,全年舉辦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清華遠程新時期農村問題高級研修班、扶貧旅游規劃與管理高級研修班、新錄用公務員培訓班等主體班次8期,參訓人數500人。發揮牧區流動黨校作用,大力開展送教下鄉,先后深入全縣各鄉鎮宣講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和州委第七次黨代會精神,開辦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及勞動力轉移培訓班等,全年共計送教下鄉38期培訓干部2045人次。為解決全縣乃至全州干部職工的工學矛盾,滿足學歷能力提升的需求,學校與云南大學合作舉辦專科和本科成人函授教育,今年舉辦20期函授面授班次,參學人員1200人次。舉辦與西南大學聯辦的研究生面授班1期,學員66人。 同時,縣委黨校積極開發社會培訓市場,先后與云大培訓,州、縣各級各部門以聯辦、協辦和承辦的形式開辦了計劃外各類培訓班40期,參訓人員達4786人。 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為確保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目標的實現,縣委黨校堅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辦學的生命力,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縣委黨校注重學習型組織建設,要求黨校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專業知識豐富,勇于理論創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注重教師的調查研究能力,以教師包鄉鎮的方法,每年到基層實地了解走訪、調查研究,撰寫調研報告,為基層百姓出謀劃策又為縣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也為自己的授課和撰寫文章收集材料。今年,全校教師累計在省、州、縣級刊物上發表理論文章20篇,計10余萬字,撰寫調研論文9篇,計10余萬字。 同時鼓勵和支持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學歷提升教育和能力素質進修培訓,每年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培訓班每人不少于 2 次。今年,還組織教師到西藏、青海等地進行了考察學習。 在培訓實踐中,針對本校辦學規模擴大、辦學力量不足的矛盾,注重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按照專職教師為主、專兼職結合的原則,在縣、州、省內外邀請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黨政領導干部和知名學者、專家授課,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教學水平。通過實施人才強校的戰略,造就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教學科研人才和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善于講授的黨政領導干部、企業管理人員、專家學者構成的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 從去年以來,黨校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結合工作實際,推動和實現黨校科學發展,要求領導班子爭做“敬業先鋒”、科室負責人爭做“創業先鋒”、一般黨員職工爭做“服務先鋒”,激發黨支部、領導班子和黨員的開拓創新、敬業奉獻精神和工作激情。在活動中堅持做到“三結合”、“三促進”,既一是與中心工作相結合,以創先爭優促進和保證教學、科研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二是與黨校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結合,全面促進黨校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三是與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結合,以創先爭優促進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張錦明 卓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