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總工會送溫暖20年幫扶中心建設10年工作回顧 近20年來,州總工會把幫扶救助困難職工作為穩定職工隊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籌措資金,適時開展送溫暖幫扶救助活動。送溫暖活動由最初的元旦、春節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家庭,發展成為一項貫穿全年,以送溫暖為重點,以生活救助、醫療救助、金秋助學、法律援助、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幫扶救助常規活動,推進了工會送溫暖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和社會化。 送溫暖活動實現常態化 20年來,全州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工會送溫暖活動,各級工會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職工、依法維權、促進和諧的工作理念,本著拾遺補缺、救急濟難的工作原則,切實履行好“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助人”職責,盡力為困難職工辦實事、好事,解決實際困難,維護其合法權益。深入到困難職工家庭,調查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建立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把幫扶救助的重點放在森工企業轉崗人員、國企改制下崗失業人員、困難企業的困難職工、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難的職工、因子女上學或突發自然災害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職工、低保職工及低保邊緣戶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家庭,使有限的資金及時送到最需要幫助的困難職工家庭。20年來,全州各級工會組織開展的元旦春節、中秋國慶送溫暖活動共籌措資金490多萬元,累計慰問困難職工10788人次,實現了對建立檔案的1800多名困難職工“全覆蓋、不遺漏”慰問。 做優做實做亮工會幫扶品牌 自2008年省總工會實施“興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在省總工會和昆鋼、云銅、冶金三個省級產業公司工會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州縣工會多方籌措4500多萬元資金,建設完成了近17000平方米的州縣四個職工服務中心,州縣總工會均在臨街安排了60平方米以上的幫扶中心服務大廳及辦公場所,為全面提升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幫扶救助、維權維穩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全州各級工會進一步增強了做好工會幫扶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找準位置,發揮優勢,依托幫扶中心這個平臺和窗口,貼近困難職工的具體利益,在關愛幫扶困難職工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做優特色服務,做實工作載體,做亮工作品牌。在做好平時幫扶救助工作的同時,3月份結合“三八”節活動的開展,重點對單親女職工、困難女職工進行幫扶;5月份結合“五一”勞動節活動的開展,重點做好各級勞模的服務和幫扶工作;8月份重點對困難職工子女入學進行幫扶救助。幫扶中心成立近10年來,全州各級工會幫扶救助單親困難女職工1600多人次,看望慰問各級勞模321人次,資助306名困難職工子女圓了大學夢;積極爭取政府資金,為341名困難職工發放住房租賃補助90多萬元。通過一系列扎實的工作,促進了職工隊伍和社會的穩定,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得到了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廣泛贊譽。 醫療互助為職工構筑第二防線 “有病人幫我,無病我幫人”。自2004年全省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實施8期來,累計補助達到5457人次,補助金額達到3929361元,全州最高個人累計最高補助金達到12萬元。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的開展,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有效緩解了生病住院職工的經濟困難。在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中,州縣工會創新工作內容,通過組織調研和積極反映,州人民政府解決了1966年以前參加工作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保險。2009年起,州縣工會為政府解決了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保險的833名困難企業職工交納了職工醫療互助金,三期累計為他們交納職工醫療互助金16萬多元。職工醫療互助活動開展以來,全州各級工會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形成了以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為平臺,上下貫通,整體聯動,高效運作的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服務網絡。 搞好培訓就業服務 幫扶實現輸血變造血 近年來,全州各級工會結合實際認真組織開展了“212工程”、農民工培訓工程、“貸免扶補”創業促就業工程,全力抓好培訓就業服務工作,推動工會幫扶工作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從2003年開始,我州各級工會全面開展旨在幫扶困難職工的“212工程”,8年來,共有560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得到崗位職業技術培訓,有240人在各級工會的幫助下實現再就業,有2500多名困難職工得到各級工會實實在在的幫扶。全州各級工會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婦聯等部門精心組織實施了“春風行動”,大力推動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工作。自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以來,州縣工會籌集培訓經費80多萬元,共計培訓農民工1200多人次。2009年開展“貸免扶補”創業促就業工程以來,為81名創業者承辦了459萬元創業貸款,帶動240多人實現就業。(向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