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楊洪程 近年來,維西縣永春鄉黨委政府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圍繞第一要務,抓實黨的建設,夯實執政之基,理清發展思路,扭住中心不放松,抓項目、增投資,夯實發展之基,推進“富裕永春、平安永春、綠色永春、和諧永春”建設邁上新臺階。 夯實執政之基 創新發展思路 永春鄉黨委以創先爭優活動和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契機,認真抓好黨員干部的思想建設,努力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順利完成了鄉黨委換屆工作,班子結構較上一屆有了明顯優化。深化“三建三帶三創”和“三級聯創”活動,夯實農村黨的組織基礎,黨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認真貫徹縣委《基層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鄉鎮干部職工管理辦法》、《貫徹落實〈人民調解法〉推進大調解工作格局實施方案》、《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深化為民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四項制度,并結合實際制定了《永春鄉基層黨組織議事決策制度實施意見》、《永春鄉干部職工管理辦法》、《永春鄉貫徹落實〈人民調解法〉推進大調解工作格局實施方案的意見》、《永春鄉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深化為民服務體系建設方案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永春鄉機關管理制度》、《永春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管理辦法》等,始終堅持按制度規范辦事,用制度科學管理。 永春鄉黨委認真組織落實農村“雙帶工程”和“三培養”工作,通過開展“一講二評三公示”、評星掛牌亮身份、樹典型等活動,切實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2010年以來,共培養致富能手386人,并把123名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193名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農村干部。 切實開展“掛包幫”活動,完善黨員幫扶機制。對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鄉黨委采取鄉、村、組干部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共結對216對,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深入實際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積極開展好“愛心成就未來”特別助學活動,累計籌資22.5萬元資助128名大學生,使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同時積極做好農村困難黨員的關愛活動,及時足額發放60歲以上188人農村困難老黨員生活補助資金,兌現補助資金67680元。認真開展農村貧困黨員獻愛心活動,一年來,共慰問困難黨員230人,發放慰問金6.9萬元。 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永春鄉黨委集中全鄉干部群眾的智慧,用新思路、新舉措推動永春跨越發展。 永春鄉黨委以縣委“生態立縣、文化興縣、產業強縣、和諧安縣”戰略和“113”產業發展布局為指導,創造性地提出了永春鄉發展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一心一軸兩翼”的發展規劃,圍繞一個中心,即拖枝集鎮為中心。按照州域兩江、三帶、四區的生產布局,把拖枝建成全鄉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中心,以服務業、農副產品、藥材加工業為主,旅游服務為輔,結合鄉政辦公、醫院、集貿市場、中小學、文化設施的逐步完善,形成基礎設施完備,吸引力及輻射力遍及全鄉的公共服務中心。發展兩大優勢:即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培植五大產業:即新型生態農業、綠色農副產品初加工業、藥材初步加工業、商貿業、旅游業為發展主要目標。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實現生態、環保、發展、繁榮的區域集鎮。保護一軸:即沿永春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軸,保護永春河沿岸的自然生態景觀,形成拖枝集鎮與維西城之間的旅游線。發展兩翼,即沿麗維公路、維蘭公路形成集鎮發展的兩翼,建成林果、畜禽、藥材、蔬菜基地,依托保和鎮、拖枝集鎮兩個市場,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在兩翼外圍半山區,抓好傳統旱作糧食的同時,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林果基地,發展以白蕓豆、青稞為主的經濟作物,兼顧發展畜牧業。在山區,緊緊抓住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機遇,大力發展種草養畜,發展秦艽、當歸、木香為主的中藥材基地。 轉變作風抓落實 夯實基礎促發展 新思路催生永春鄉發展滿園春色。在永春鄉黨委的領導下,永春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局面。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發展“瓶頸”。2010年以來,永春鄉投入580萬元資金,修建了村組公路90公里,村組衛生路7.25公里;投入99.8萬元,建設安飲工程6件,埋接管道47.8公里,解決了1253人的飲水困難問題;投入680萬元,新修三面光水利14.8公里,建設田間渠系配套工程6.8公里,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 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支柱產業。永春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縣委“生態立縣、文化興縣、產業強縣、和諧安縣”戰略和“113”產業發展思路,努力打造香格里拉永春中藥谷品牌,用工業的理念發展特色農業,鼓勵引導集體私營企業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種植泡核桃8887畝,中藥材16535畝,其中規格化種植6760畝,建設秦艽、桔梗等苗圃地870畝,建設冰葡萄基地780畝,發展規模化中華蜂養殖13656箱,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380畝,糯山藥生產基地360畝。著力做好拖枝生物園區建設,目前已完成藏地無香冰酒股份有限公司冰酒廠185畝的征地工作,涉及農戶55戶。 生態建設結碩果,永春河畔滿目春。良好的生態是永春鄉發展的基礎。鄉黨委政府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狠抓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鞏固提高林改工作和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工程成果,扎實抓好生態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路子,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6%,綠色永春建設譜新篇,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中藥谷品牌培育見成效,生物產業蓬勃發展。4家生物企業入駐生物園區,用工業的理念發展特色農業,打造香格里拉永春中藥谷,加大資源、資本整合力度,推進勞動聯合、資本聯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進程,生物產業快速發展。 村集體經濟實現破冰之旅。2008年,永春鄉在州紀委的幫助下,在四保村開展了集體經濟實現形式試點工作。通過努力,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到目前,四保村集體經濟已經達到 30萬元,帶動 65 戶農戶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四保村發展集體經濟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投入滾動發展基金,組建發展集體經濟理事會,建立發放扶持資金擔保制度。 經濟發展上臺階,人民生活上水平。2011年,永春鄉完成糧食農作物播種面積75152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億元,比上年增260萬元,增長率為19.8%,農民人均收入達3972元,比上年增長662元,增長率為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