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白鶴山社區學雷鋒義務打掃衛生活動 4月4日,維西縣保和鎮白鶴山社區“四群”教育工作組和社區“兩委”班子發動社區居民開展學雷鋒義務打掃衛生活動。 一大早,社區居民積極行動起來打掃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有的居民還主動打掃小巷衛生。兩個多小時后,白鶴山社區干凈了。 白鶴山社區“四群”教育工作組及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帶著工具來到二道河河灘清理垃圾。近年來,二道河河灘成了個別居民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場所,污水橫流、垃圾遍地。 參加義務勞動的“四群”教育工作組成員小楊的一句話引起記者深思。她說:“如果人人都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那么,二道河河灘就變得干凈了。” 記者了解到,白鶴山社區曾出臺了《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其中第七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要將垃圾傾倒到指定地點,不得將垃圾傾倒到河邊。 制度有了,但如果得不到落實,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落實制度要靠人,人的素質高低決定執行制度的好壞。白鶴山社區南澗新村居民小組就把這一制度落實得很好。南澗新村居民小組通過召開居民大會制定了《村規民約》,其中搞好社區環境衛生就是重要內容之一。為把制度落實到位,該居民小組民主推選出環境衛生監督員,對落實環境衛生條款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通過嚴格落實環境衛生條款,南澗新村街道整潔衛生,家家門前做到衛生好、綠化好、環境好。 二道河的環境衛生問題引起群眾不滿,縣里、鎮里的領導多次要求解決二道河環境衛生問題,有關部門也采取了措施。白鶴山社區“兩委”班子曾經多次組織人力、物力清理二道河垃圾,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記者認為根子在于少數居民沒有把維護環境衛生當做自己的責任。 當前,維西縣正在積極開展創建文明縣城活動,文明縣城人人共享,,大家都應該行動起來,愛護環境衛生,共創文明縣城。(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