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按照省委“四群”教育的統一部署,州委書記張登亮到香格里拉、維西、德欽等地調研時強調,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抓好穩定“第一責任”,抓好黨的建設“一把手工程”。這“三個一”,抓住了迪慶的根本,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支撐體系,密不可分,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基礎,黨的建設是保證。我們必須緊緊按照張登亮書記的要求,著力打牢發展穩定黨建這三大支撐點,使迪慶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實,更加鏗鏘有力。 發展不足、發展不充分是迪慶最大的州情和實際,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這道理那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變化那變化,發展才有變化。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相當長時間內,經濟總量的擴大,物質財富的增長,始終是發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沒有經濟數量的增長,沒有物質財富的積累,就談不上發展。只談GDP是片面的,不談GDP也是片面的。實現迪慶跨越發展,就是要加快發展速度,速度和效益是辯證統一的,沒有速度,效益就會打折扣;沒有速度,就不可能積累實力;沒有速度,就不可能有新的發展。當然,我們發展的速度是建立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就是要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相統一,就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迪慶的發展是惠及廣大百姓的發展,必須把老百姓的利益實現好、落實好。如何抓住中央和省委給予迪慶特殊關懷和特殊優惠政策等諸多歷史性機遇,采取更強勢,更具體的措施,落實好“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和任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抓住制約迪慶經濟發展的“瓶頸”,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為今后乃至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迪慶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在抓前期上突出一個“細”字,在抓項目落地上突出一個“勤”字,在抓建設上突出一個“快”字,在抓環境上突出一個“優”字,使重大項目建設做到早審批、早開工、早建設、早建成、早見效。要著力發展特色產業,重點圍繞旅游、水電、生物和礦產等主導和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產業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在發展特色產業中不斷培植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以產業的發展提升迪慶的經濟總量和綜合競爭力,以產業的發展統籌城鎮化和改善民生。要切實把產業做大,把企業做強,把品牌叫響,使迪慶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健康運行。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狈€定是人心所向,是各族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系。穩定,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眾;不穩定,最大的受害者也是人民群眾。當前,迪慶在進入大發展、大建設、大開發重要時期的同時,面臨著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的嚴峻形勢,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這就要求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維護社會穩定。要改變傳統的維穩工作思路和格局,不斷結合變化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創新工作思路,構建新的工作格局。抓好州、縣、鄉、村、組維穩聯動長效機制建設,抓好和諧平安寺院依法管理辦法制定和實施這兩大工程,把維護穩定向法制化、常態化方向邁進,牢固樹立維護穩定人人有責的意識,象愛護眼睛一樣,維護迪慶社會和諧穩定。 迪慶建設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鍵在各級黨組織,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提高各級組織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迪慶的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加快發展、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改善民生,這對各級領導干部執政能力是一次新的考驗,對全州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是一次很實際很具體的檢驗。 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切實轉變黨建是虛功是軟任務的意識,把黨的建設與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護生態環境握起手來,把衡量黨建工作的成效放到推動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上來,放到滿足人民群眾迫切發展的愿望上來。加強黨的建設,基層組織建設是重中之重,必須由一般號召向示范指導轉變,抓典型、搞示范、促推動,真正做到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今年是基層組織建設年,也是州委確定的作風建設年,我們必須按照州委的要求,緊密結合迪慶實際開展藏區黨建長廊工程,大力開展創新型、學習型和服務型機關創建活動,把農村黨建工作的重心放到推動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