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于2012年5月8日起正式公布施行,這是我州第一部自然保護區綜合性行政法規,標志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入了依法保護與管理的新階段。 生態是迪慶發展之基,良好的生態是迪慶發展的根本源泉?!稐l例》的出臺,是加強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和管理,實現保護區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跨德欽縣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涉及全州13個鄉(鎮)、48個行政村、居民約7萬多人,總面積281640公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在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中人口與資源、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管理體制機制、保護資金投入等因素,致使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出現難于落到實處等問題。這些都迫切需要出臺《條例》,以便更好地做好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促進我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從頗具江南特色的金沙江畔到白雪皚皚的雪山峽谷,特殊的地理構造造就了我州奇妙的自然景觀,由于垂直氣候明顯,我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十分豐富,在全州擁有森林覆蓋率達74%的同時,全州自然保護區面積達34萬公頃。該《條例》的出臺勢必將對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效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條例》的出臺,對加強我州良好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管理,推動深入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建設全州各族人民共有的綠色家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條例》明確規定自治州人民政府設立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保護區的統一管理,解決了保護區在行政上隸屬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涉及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13個鄉(鎮)、48個行政村,地域跨度大,管理難的問題?!稐l例》結合白馬雪山保護區的特點、主要保護對象、保護區的性質和任務,把保護區按功能區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并對居住在保護區內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及外來人員及單位的管理問題作了規定,鼓勵保護區內及周邊居民利用實驗區資源從事與保護方向一致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旅游,實驗區經批準可以建設與保護管理、開發相關的交通、旅游等設施,并規定保護區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在保護區內利用資源進行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資源保護費,用于保護區資源的保護管理?!稐l例》既考慮到保護的嚴肅性,又考慮到執行的可行性,還對有關法律責任作了解釋。這些制度和措施的貫徹落實,將有力地促進保護區內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做好《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州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之一,是著力提升“生態立州、文化興州、產業強州、和諧安州”戰略建設水平,全力構建全州各族人民共有的“綠色家園、精神家園、小康家園、幸福家園”,大力發展旅游等四大支柱產業的現實需要,需要州政府有關部門、白馬雪山管理機構、德欽和維西兩縣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條例》的精神實質,增強貫徹實施《條例》的自覺性;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主流媒體作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面向社會廣泛宣傳《條例》的核心內容和實施的重要意義;抓緊制定各項配套制度,細化強化各項政策措施;要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嚴格履行法規賦予的各項職責,確保《條例》規定的各項制度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為切實加強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和管理,全力構建全州各族人民共有的綠色家園譜寫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