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巴黎愛麗舍宮,薩科齊(左)與奧朗德(右)揮手告別。 奧朗德宣誓就任法國總統,當晚赴德國進行首次出訪 法國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15日宣誓就職,成為1995年以來第一位社會黨人總統,法國進入“奧朗德時代”。 “奧朗德時代”開始 奧朗德巴黎時間15日早晨抵達愛麗舍宮,由即將卸任的尼古拉·薩科齊迎上紅毯。兩人進入總統辦公室,密談40分鐘。其間,薩科齊與奧朗德交接“核按鈕”。 在隨后進行的簡短的交接儀式上,奧朗德及其伴侶瓦萊麗·特里耶韋勒目送薩科齊和布呂尼夫婦走進停在紅地毯盡頭的汽車內,汽車緩緩駛出愛麗舍宮大門,標志著法國進入“奧朗德時代”。 交接儀式結束后,奧朗德回到愛麗舍宮節日大廳,在法國參眾兩院議長的見證下,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軍團長勛章。憲法委員會主席德勃雷宣布了2012年總統選舉的正式結果,奧朗德正式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7位總統。 作為總統首次演說 奧朗德宣誓就任,并首次以總統身份發表演說。 他承諾積極應對歐洲債務危機,為歐洲“開辟新道路”。“我將以尊嚴和簡潔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奧朗德面向大約400名社會黨高層、工會成員、軍官、宗教人士和官員說,“歐洲需要方案,需要團結,需要增長。”他表示將把“司法公正”和“給年輕人機會”放在執政的優先地位。 就職儀式結束后,奧朗德乘坐一輛“雪鐵龍”DS5混合動力汽車沿香榭麗舍大街前往凱旋門,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并與退伍士兵及支持者會面。 當天下午,奧朗德還參加了緬懷法國政治家儒勒·費里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的紀念活動,并在當天晚些時候宣布新總理人選。 就職當天晚些時候,在完成就職儀式有關各項活動后,奧朗德將前往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會談,作為危機時刻的總統開始其5年任期。 奧朗德把上任后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確認投向德國,意在彌合法德關系,為歐債危機找新出路。 ■ 相關新聞 薩科齊:最后告別愛麗舍宮 卸任后將失去司法豁免權,有可能官司纏身 薩科齊與夫人卡拉·布呂尼15日由奧朗德送上車。他向人群揮手告別,離開相伴5年的愛麗舍宮。 薩科齊的朋友和助手弗蘭克·盧夫里耶上周說,薩科齊希望能與家人一道“放松放松”,近期可能前往法國藍岸的別墅度假。至于今后的職業規劃,他的助手說,薩科齊打算重操舊業,拾起律師這一老本行。 只是,這名前總統6月15日喪失司法豁免權后,他可能因涉嫌違反競選籌款規定、貪污腐敗接受調查,面臨官司纏身的麻煩。 薩科齊競選團隊、人民運動聯盟成員甚至薩科齊本人涉嫌在2007年總統競選期間收受法國女首富、歐萊雅掌門人利利亞娜·貝當古的大量非法獻金,遠超法國選舉法為資助總統競選的個人捐款規定的上限4600歐元。 此外,薩科齊還是曾轟動一時的法國軍售回扣案的“核心人物”。法國前總理愛德華·巴拉迪爾在1995年競選總統期間,薩科齊曾擔任其競選發言人和預算部長。為了獲取競選資金,巴拉迪爾陣營涉嫌在法國向巴基斯坦出售3艘核潛艇時收取秘密回扣。 此外,薩科齊還涉嫌從已故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處獲得5000萬歐元(約合4億元人民幣)的非法競選獻金。(鐘合) ■ 任命 “德國通”成總理熱門 飛赴德國前,奧朗德需要履行提名總理的職責,后者將獲得授權,力爭在17日第一次內閣會議前完成組閣。法新社等西方媒體預測,國民議會(議會下院)社會黨領袖讓-馬克·艾羅是總理熱門人選。 艾羅62歲,是社會黨資深成員,也是奧朗德的長期盟友,為競選出力不少。他曾任南特市市長,1986年起任議員,1997年起任議會社會黨領袖。艾羅做事務實,最早是黨內更左翼派別的成員,后來立場逐漸改變。 他出身工人家庭,曾是德語教師,精通德語且相當了解德國文化,同時與德國反對黨民主社會主義黨等歐洲左翼政黨聯系頗多。 政治分析師認為,奧朗德與默克爾就歐債危機議題多有分歧之際,身為“德國通”的艾羅出任總理將更好調和兩國關系。(據新華社電) “知華派”任外交顧問 奧朗德當選總統后會見了美國和中國駐法大使,表明他把與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發展良好關系作為其外交重點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奧朗德從未訪問過中國,他在對華關系上可能將更加倚重社會黨內部的“知華派”。 當選后不久,奧朗德就任命法國外交部亞澳司司長燕保羅擔任自己的外交顧問。燕保羅精通中文,曾作為外交官駐中國多年。由此可以看出奧朗德對發展與中國關系的重視。 奧朗德大選獲勝次日會見中國大使孔泉時表示,重視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重要影響,希望兩國友好合作關系不斷取得新發展。 從長遠來說,中法繼續發展良好關系的總體方向將不會改變。(據新華社電) ■ 分析 內政不好搞 外交好得分 目前,法國國內財政狀況依然脆弱,歐元區又面臨希臘違約和退出的風險。如何能盡快讓法國擺脫陷入債務危機的危險,如何重振法國企業競爭力,如何改革難以為繼的福利和稅收制度,將是今后擺在奧朗德面前的關鍵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奧朗德上任后必須進行改革,在削減財政支出的同時,促進經濟增長,增加稅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財政平衡。但對于法國這樣一個經濟缺乏活力和稅率已經很高的國家來說,改革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其過程也必將給法國人帶來陣痛。 與默克爾會晤后,奧朗德18日將出訪美國,出席八國集團峰會和隨后的北約峰會,本月底出席歐盟峰會,6月18日至19日將出席在墨西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如果說在內政方面奧朗德暫時難有作為,那么就職后的密集出訪對于他來說則是一個樹立自身形象的重要機會。(據新華社電) 奧朗德匆匆赴德:上任數小時就沒閑著 法國總統就職典禮昨天舉行,57歲的當選總統奧朗德從薩科齊手中接過核密碼,成為愛麗舍宮的新主人。奧朗德以“普通先生”自居,但現在他要面對的挑戰一點也不“普通”。就職當天,他就收到一份“賀禮”———法國經濟第一季度零增長。上任才幾個小時,奧朗德就匆匆趕赴德國,與默克爾商討歐債危機。? 5月15日,在法國巴黎總統府愛麗舍宮,離任的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中左)在當選總統奧朗德(中右)的陪同下離開愛麗舍宮。 當日,法國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在愛麗舍宮舉行,薩科齊向奧朗德正式移交總統權力。 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5月15日,在德國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左)迎接來訪的法國新任總統奧朗德。 當天,默克爾在柏林總理府會見剛剛就職數小時的奧朗德。新華社記者郭洋攝 奧朗德新上任第一把火投向德國 5月15日,在法國巴黎總統府愛麗舍宮,薩科齊(中左)在當選總統奧朗德(中右)的陪同下離開愛麗舍宮。 新華社發 布呂尼(左)在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前迎接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的女友瓦萊麗·特里耶韋勒。 新華社發 法國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15日與卸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舉行了權力交接儀式并宣誓就職,正式入主愛麗舍宮,開始行使總統權力。 缺乏行政和外交經驗的奧朗德,一上臺就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重挑戰,他上臺后將如何管理國家,法國左翼勢力的登臺將如何影響歐債危機下的歐洲,中法關系走向又如何,都讓人拭目以待。 就職后數小時,這名社會黨中左派總統便將出訪德國。奧朗德把上任后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確認投向德國,意在彌合“默科齊”架構被打破后的法德關系,更關鍵的是,他要為歐債危機找新出路。 法國進入“奧朗德時代” 當地時間15日上午10時整(北京時間16時整),奧朗德乘車抵達愛麗舍宮。他與卸任總統薩科齊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會談,交接國家重要機密、核密碼等事項。在隨后進行的簡短交接儀式上,奧朗德及其伴侶瓦萊麗·特里耶韋勒目送薩科齊和布呂尼夫婦走進停在紅地毯盡頭的汽車內,汽車緩緩駛出愛麗舍宮大門,標志著法國進入“奧朗德時代”。 交接儀式結束后,奧朗德回到愛麗舍宮節日大廳,在法國參眾兩院議長的見證下,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軍團長勛章。憲法委員會主席德勃雷宣布了2012年總統選舉的正式結果,奧朗德正式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7位總統。 奧朗德在就職典禮上發表講話,他感謝法國民眾對自己的信任,表示將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團結全體法國人結束紛爭、恢復信心。奧朗德說,面對歐洲債務危機,法國人要有信心共同努力,發揮法國優勢,讓歐洲重新走上經濟增長軌道,走出危機。 奧朗德說,作為總統,他將承擔起責任,但并不會決定一切,他希望政府、議會、司法機構發揮各自的作用。他表示將把“司法公正”和“給年輕人機會”放在執政的優先地位,團結所有法國人超越過去、走向復興。 就職典禮結束后,奧朗德冒雨前往凱旋門,向無名烈士墓致敬。當天下午,奧朗德還將參加緬懷法國政治家儒勒·費里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的紀念活動,并在當天晚些時候宣布新總理人選。 赴德尋找歐債危機出路 觀察家們認為,希臘議會選舉對歐洲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甚至致命的,而法國總統選舉的影響則是長期而重大的。歐元區債務危機中,法德關系以及法德解救危機的方式方法是否一致至關重要。作為歐元區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作為金融救助幾個“破產國家”的主要出資方,法德相合則危機可解,法德分歧則阻礙再生,所以,奧朗德訪問德國,不僅是兩個國家的接觸,更可看做是歐債危機尋找出路的一次嘗試。 薩科齊年代,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與薩科齊在走出危機的出路問題上意見一致,形成“默科齊”理念:勒緊褲腰帶,緊縮財政。而奧朗德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與薩科齊相左,他強調增加支出以促進增長。 奧朗德14日在法國電視二臺承認,他與默克爾“不是在什么事情上都想法一致。我們彼此承認這一點,目的是找一個正確的妥協(方案)”。 不過,奧朗德在勝選后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關于促增長方案,可以單獨談,而不必與緊縮方案混為一談。顯然,這一表述是讓默克爾與他都有回旋的余地。 奧朗德“軟化”姿態后,德國一方也有所松動。就在奧朗德宣誓就職前一天,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投稿法國《回聲報》,標題是“德國對增長說可以”。 諸多跡象表明,默克爾不會犧牲“緊縮”的大原則換取“默朗德”的名頭,但也不會一盆水澆滅奧朗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緊中有松”或許是雙方最可能的妥協結果。 很多人認為,奧朗德和默克爾會找到一條共事的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誠然,奧朗德先生在與默克爾女士見面前措辭鋒利,”英國紀念碑證券公司分析師史蒂芬·劉易斯說,“但那也許是因為他不想在國際對話中示弱……他真實的想法是,用人格作為分歧的潤滑劑。” 但奧朗德與默克爾能否妥協到結成“默朗德”聯盟的地步,仍是未知數。 ?薩科齊或面臨司法調查 行事高調、作風強硬的薩科齊上臺后被輿論評為“閃亮總統”,他熱衷名表和奢華假期,其“演藝圈作風”屢遭批評。 更重要的是,經歷經濟危機的法國民眾認識到薩科齊的競選承諾已成泡影。5年前上臺時支持率高達65%的他,如今卻成為法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之一,也成為法國31年來首位未能成功連任的總統。 至于今后的職業規劃,他的助手說,薩科齊打算重操舊業,拾起律師這一老本行。只是,這名前總統6月15日喪失司法豁免權后,他可能因涉嫌違反競選籌款規定、貪污腐敗接受調查,面臨官司纏身的麻煩。 鏈接 女友要刷新“第一夫人”形象 據媒體報道,作為新當選法國總統奧朗德的女友,瓦萊麗·特里耶韋勒表示,她想以希拉里為榜樣,刷新第一夫人的形象。 瓦萊麗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前總統密特朗的夫人曾經說過,第一夫人是個次要角色,但“這個形容過于老舊,不適用于我”。 她表示,她的榜樣應是希拉里(現任美國國務卿,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可以是人家的太太,又同時是專業律師。她說:“或許可以像羅斯福夫人記錄白宮見聞一樣,我可以寫一個記者在愛麗舍宮的經驗。” 今年47歲的瓦萊麗擁有政治學學位,擔任記者20多年,在《巴黎競賽》周刊主跑政治,但自奧朗德參選后,她已調任文化記者。 瓦萊麗說,媽媽原是家庭主婦,買菜要向爸爸伸手拿錢,一直到35歲才出門工作,因此告誡孩子們“有工作才可獨立”,她把此事銘記在心。(本報綜合報道) 觀察 四張“支票”不易兌現 大選期間,奧朗德曾做出一系列承諾,如今正式就職,其開出的眾多“支票”能否一一兌現?專家認為,如今法國形勢嚴峻,經濟持續低迷,奧朗德的競選承諾若要實現定會面臨多重挑戰。 重新談判“財政契約” 妥協的可能性很大 奧朗德承諾,當選總統后會要求重新就歐盟“財政契約”談判;同時,他不贊成在法國推行希臘式嚴苛財政緊縮政策,無意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將刺激經濟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這與歐洲應對債務危機的主流措施不符,同時與德國主張相矛盾。 對此,專家認為,奧朗德在競選時并非完全否認財政緊縮措施,而是在緊縮措施上提出推動經濟增長。就職后,奧朗德可能一方面擴大財政赤字,一方面要求歐洲央行繼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提振法國經濟。 就重新談判“財政契約”問題,奧朗德采取妥協的可能性很大。他很可能會與德國在“財政契約”的基礎上達成新的協議或附件,在緊縮同時推動經濟增長。專家稱,無論左翼還是右翼執政,法國都不會打破“法德軸心”的傳統。只有維持“法德軸心”,法國才能在歐元區乃至國際社會謀求大國地位。 增加就業崗位 會積極與各方協調 奧朗德接手的法國正面臨公共債務居高不下、經濟增長低迷、失業率高、主權債務評級遭到下調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奧朗德在競選時提出兼顧社會公平,他做出的承諾包括改革法國的退休制度,考慮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為年輕人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為增加政府收入,奧朗德還提出向年收入超百萬歐元的富人課以重稅。 專家指出,奧朗德的這一競選承諾回旋余地很大。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創造就業崗位是目標,但實現時間和方式至今沒有明確措施。奧朗德今后很可能和雇主協會、工會之間就增稅幅度、提高最低工資等問題進行協調,化解國內矛盾,但最后能否達成承諾目標還很難說。 提前從阿富汗撤軍 法美關系不會因此改變 專家認為,作為左翼領導人,奧朗德在外交上會更加遵循戴高樂主義路線,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奧朗德不會像當年戴高樂一樣讓法國退出北約,因這樣會有難以預估的外交后果。 奧朗德曾提出將在今年年底前從阿富汗撤回法國全部“戰斗力量”。這一決定或會引發美國的強烈不滿。但專家認為,撤軍阿富汗僅是時間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久前已經確定將在2014年撤出阿富汗,因此法國具體何時撤軍并不會過多影響法美關系的發展。 然而,雖然法美應對新興大國崛起的立場一致,但在應對歐債危機等方面有較大分歧,這也是法美矛盾的關鍵,不會因領導人更迭而變化。 加強中法關系 會有磨合期,總體方向不變 奧朗德承諾,當選后將加強法國與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的聯系。有分析稱,奧朗德雖對中國缺乏了解,但已充分意識到中法關系的重要性。 奧朗德勝選后第一個會見的外國駐法使節就是中國駐法大使孔泉,這一態度表明了他對中國的重視。此外,被薩科齊諷刺“從未去過中國”的奧朗德,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法國外交部的一名“中國通”保羅·讓·奧爾提茲擔任自己的外事顧問。奧朗德希望與中國打好關系,從而謀求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 專家認為,由于奧朗德對中國不太了解,執政風格與薩科齊不同,其所屬的法國社會黨對人權等問題比較重視,因此中法需要一段磨合期,但最終仍會回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道路上來。李雨昕 北京日報 奧朗德正式就任法國總統 新華網巴黎5月15日電(記者應強 李明)法國當選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15日與卸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完成權力交接,正式開始履行總統職責。 當地時間15日上午10時整(北京時間16時整),奧朗德乘車抵達愛麗舍宮。他與卸任總統薩科齊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會談,交接國家重要機密、核密碼等事項。在隨后進行的簡短的交接儀式上,奧朗德及其伴侶瓦萊麗·特里耶韋勒目送薩科齊和布呂尼夫婦走進停在紅地毯盡頭的汽車內,汽車緩緩駛出愛麗舍宮大門,標志著法國進入“奧朗德時代”。 交接儀式結束后,奧朗德回到愛麗舍宮節日大廳,在法國參眾兩院議長的見證下,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軍團長勛章。憲法委員會主席德勃雷宣布了2012年總統選舉的正式結果,奧朗德正式就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7位總統。 奧朗德在就職典禮上發表講話,他感謝法國民眾對自己的信任,表示將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團結全體法國人結束紛爭、恢復信心。奧朗德說,面對歐洲債務危機,法國人要有信心共同努力,發揮法國優勢,讓歐洲重新走上經濟增長軌道,走出危機。 奧朗德說,作為總統,他將承擔起責任,但并不會決定一切,他希望政府、議會、司法機構發揮各自的作用。他表示將把“司法公正”和“給年輕人機會”放在執政的優先地位,團結所有法國人超越過去、走向復興。 就職典禮結束后,奧朗德冒雨前往凱旋門,向無名烈士墓致敬。當天下午,奧朗德還將參加緬懷法國政治家儒勒·費里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的紀念活動,并在當天晚些時候宣布新總理人選。 在完成就職儀式有關各項活動后,奧朗德將前往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會談,作為危機時刻的總統開始其5年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