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保和鎮白鶴山社區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
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維西縣保和鎮白鶴山社區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建立長效機制,強化民主法治建設,關注民生建和諧,推動社區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和諧社區建設邁出新步伐。社區先后獲得云南省“社區工作先進單位”、云南省“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關注民生建和諧 白鶴山社區始終把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了密切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心里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在“四群”教育活動中,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每人掛鉤扶持兩戶貧困戶,共走訪慰問貧困群眾40戶,發放慰問金8000元、衣服102套、運動鞋51雙。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問題,社區“兩委”班子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組織頭道河流域群眾開展衛生大清掃活動,并要求二道河、頭道河“兩河”流域的群眾到指定的地點傾倒垃圾。為了幫助群眾解決行路難的問題,社區“兩委”班子積極爭取資金和物資,完成了6條衛生路建設,受益群眾達224戶496人。 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社區“兩委”班子把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一是積極落實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賃補貼政策,全面推進城鎮居民醫保、養老保險工作,積極宣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發動社區居民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截至2011年底,為符合條件的388名社區居民辦理了醫療保險,為129名社區居民辦理了養老保險,社區有300人享受到低保。 民主管理氣象新 用民主決策機制管理社區事務是白鶴山社區推進民主法治社區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凡涉及社區居民自治范圍內的重大事項,社區都組織召開居民小組長、駐社區單位代表、居民代表、退離休老同志等人員參加的會議,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為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社區“兩委”召開會議作出決策,決策結果和落實情況及時向全社區居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居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切實得到保障。 社區實行“七個公開”:設有公開欄對社區工作人員姓名、職務、電話等信息向群眾公開;社區工作經費的收支情況進行公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開;計劃生育工作公開;社會保障工作公開;社區居委會工作目標責任公開;社區服務、求助熱線電話公開。公開的內容真實全面,廣大居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落實。抽樣調查顯示,社區工作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沒有發生過因社區居務、財務不公開而引發的群眾上訪事件。 切實關注民生,關心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對困難戶、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建立了檔案,對符合條件的一律給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做到應保盡保,同時,在元旦、春節等節日對特困群體進行慰問,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法治建設結碩果 白鶴山社區地處保和鎮腹心地段,集單位、學校、農貿市場、居民雜居為一體,社區內商業網點星羅棋布,大街小巷縱橫交錯,人員成分復雜,流動人口流量大,社會治安工作難度大,維護穩定工作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白鶴山社區突出“三抓”,推進社區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抓法制宣傳教育。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居民小組長深入街頭巷尾、居民家中,采取座談、發放材料、張貼標語等形式,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委會組織法》、《計劃生育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知識。通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社區居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得到增強,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為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思想基礎。 抓綜治責任落實。社區“兩委”班子與社區民警密切配合,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成立了社區治保委員會和調解委員會,組建了護村隊和義務消防隊,與所屬8個居民小組簽訂了目標管理責任狀,并要求居民小組把責任落實到戶,確保了社區穩定。 抓矛盾糾紛排查。建立了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機制,以說服教育為主,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積極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和民間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及時化解民間糾紛,把糾紛盡可能地化解在社區,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做好刑釋人員和吸毒人員的感化幫教工作,近三年來,社區內無重大刑事案件,無新增吸毒人員,無重新犯罪人員,無集體上訪事件,切實維護了社區穩定。(蔡貴興 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