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金龍社區,餐飲、酒吧、旅游土特產品店、特色藏民家訪、藏式酒店和旅游信息服務店等一應俱全,簡直就是一個微型的城市圈。但是在幾年前,提到金龍社區,居民就會浮現出偏僻、落后等字眼,相比于交通條件便利的倉房、北門等社區,金龍社區偏遠的位置無形中被“邊緣化”。近年來,金龍社區緊緊抓住香格里拉縣推進城市化建設的機遇,完成了從“邊緣化”到繁華帶的華麗轉身,金龍社區成為了建塘鎮社區建設的領頭羊。 ![]() 打基礎 社區變新貌 行路難、發展難是金龍社區的兩大難題。2008年,新一屆金龍社區居委會領導班子上任,面對居委會簡陋的辦公環境和社區自來水不通,水泥路、石板路還不到整個社區的四分之一的現狀,下定決心要改變金龍社區的落后面貌。社區居委會領導班子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在上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社區居委會占地由原來的758.4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1382平方米,同時修建了現代化社區綜合大樓和籃球場,改善了居委會的辦公條件。隨著書畫室、乒乓球室、斯諾克室、棋牌室的建成,社區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得到不斷改善。 為改善金龍社區居民的出行環境,2009年,社區籌資修建了長667米、寬7米的柏油路,居委會還積極向上爭取到500萬元資金,修建了畢角路、仁達路。2010年,由州政府、州國投公司投資1500多萬元,為金龍社區修建納廊路、納覺路、南崩慈卡路等。之后,通過百姓集資、民營企業家捐資等多種渠道,修建了長118米的達拉小區兩條巷道。目前,大部分社區道路建設已完成。“原來出門就是泥巴路,吃水要到水井邊挑,現在可不同了,家家屋內小橋流水,出門就是水泥路、石板路。”在金龍社區社區居委會活動場所跳舞的居民都驕傲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