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紅菇。 白毒傘。 秋盔孢傘。 毒傘。 窩柄黃乳菇 毒蠅傘。 云南是野生蕈的王國,世界上可供食用的野生蕈有600多種,中國有360余種,而云南就占了270多種,居全國第一。每年6月至9月,是各種野生蕈生長采食季節,也是誤采誤食野生毒蕈中毒的高發季節。記者昨日從云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一些市民對野生蕈知識及中毒危害認識不夠,我省食用野生蕈中毒事件有所增加。專家表示,平日里市民用顏色和分泌物等來判斷蕈子是否有毒并不可靠,有些“經驗之談”甚至是誤區。 食堂婚宴禁食用野生蕈 鑒于目前我省野生蕈中毒防控工作的嚴峻態勢,為有效預防和控制中毒事件的發生,云南省疾控中心建議各州(市)積極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應急隊伍、預案及物資儲備等要及時到位。加強中毒事件的監測、報告與處置,發現中毒事件要按要求及時開展現場調查和處置,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上報。 同時,禁止學校、集體食堂加工野生蕈,各類賓館、飯店、餐廳在舉辦會議、婚(壽、喪)宴等集體用餐活動時,不得提供野生蕈類。食用野生蕈后,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癥狀,應及早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療機構在積極搶救中毒病人的同時,應及時將情況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餐飲經營企業要嚴把野生蕈采購關,嚴格加工,并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食用野生蕈也不能過多 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食用野生蕈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發生中毒。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蕈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野生蕈。去市場購買野生蕈時,最好買曾吃過的,沒發生任何危險的野生蕈。不同品種的野生蕈不要全放在一起加工,萬一其中有一兩朵有毒就麻煩了;況且各種野生蕈所含的物質不同,混雜起來可能會產生新的有毒物質,沒毒的蕈子也變成有毒的了。 野生蕈最好是加工徹底熟透了再吃,別急火快炒只圖口感好,燒烤野生蕈更是不可取。例如食用牛肝蕈,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再炒,以降低發生中毒的可能性。同時,食用野生蕈時最好不要飲酒,吃野生蕈時喝酒會加重中毒,這是因為有的野生蕈雖然無毒,但其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起化學反應,或促進毒素吸收而加重中毒。 食用野生蕈也不能過量,最常見的是“見手青”(又叫紅牛肝蕈)這類有一定毒性的野生蕈。哪怕加工得再好,如果吃得過多,毒素在體內積蓄起來,超過人體的解毒極限,后果可想而知。吃完野生蕈后如感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 辨別誤區 1、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后同樣會生蛆、生蟲。 2、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大部分蘑菇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確喜生長在糞便上,如盔孢傘和花褶傘中一些有毒種類;但是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生長在松林中。 3、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蘑菇毒素不能與銀器等發生化學反應,也就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4、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有的毒蘑菇的確具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傷后,有乳汁分泌,同時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它們不僅沒有毒,而且還是美味食用蕈。 5、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雞油蕈、褶孔牛肝蕈和大紅蕈等顏色鮮艷,美味可食;而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等劇毒蘑菇,其顏色則為灰色或白色。 中毒類型 胃腸炎型 潛伏期:10分鐘~2小時 癥狀: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一般預后較好,但嚴重中毒者可因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出現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種類:黃粉末牛肝蕈、毒紅菇、毛頭乳菇、小豹斑鵝膏、硫磺蕈、月光蕈等。 神經精神型 潛伏期:10~6小時 癥狀:除出現消化道癥狀外,精神癥狀如興奮、狂躁、幻視、幻聽等可為主要表現,同時可伴有瞳孔縮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淚等癥狀、預后多良好。 種類:毒蠅鵝膏、華麗牛肝蕈、中華牛肝蕈、小美牛肝蕈、硫磺蕈、裸蓋菇等。 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 癥狀:除消化道癥狀外,可出現腰腹部疼痛、無力、深褐色尿、貧血、肝脾腫大等急性溶血癥狀,嚴重溶血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此型還可伴有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種類:鹿花蕈。 肝臟損傷型 潛伏期:數小時~30小時,少數在半小時內發病。 癥狀:早期可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癥狀,輕度中毒患者臟器損害不嚴重,直接進入恢復期。多數中毒患者在消化道癥狀后呈1~2天的“假愈期”,此時谷丙轉氨酶已經升高,之后出現惡心、嘔吐、腹部不適、肝區疼痛等。積極治療,約2~3周后漸趨恢復。因肝性腦病、呼吸和循環衰竭死亡。少數病例有心律失常、少尿、尿閉等表現。 種類:致命鵝膏、黃蓋鵝膏、灰花紋鵝膏等。 光敏性皮炎型 潛伏期:24~48小時 癥狀:可出現皮膚紅腫或皰疹,日光照射后癥狀加重,改型一般預后良好。 種類:葉狀耳盤蕈、膠陀螺等。(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