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欽縣云嶺鄉斯農村布村村民小組村民典巴一家種植葡萄10多畝,成了響當當的葡萄種植專業戶。如今的德欽,像布村這樣的村寨還有很多,全縣大部分鄉鎮隨處可見一塊塊齊整的葡萄地,人們靠著葡萄種植發家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據悉,截止2011年底,德欽縣規范種植葡萄面積已達9329.1畝,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眾多農牧民種植戶從生手變成了種植葡萄的行家里手,靠自己的雙手醞釀甜蜜生活。 德欽縣是一個典型的半農半牧縣,長期以來,由于自然地理條件限制,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方式落后,勞動者素質普遍低下,全縣的農業生產處于高投入、低產出的狀況,農村經濟收入長期徘徊在低水平線上。為了進一步強化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切實解決農牧民增收難的問題,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提出“培育壯大生物、電礦、旅游文化三大支柱產業”發展思路,并把培育葡萄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突破口抓緊抓好。在《德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德欽縣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草案)中,把葡萄產業納入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到2015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2萬畝。 德欽葡萄產業從2000年規劃啟動,2001年在云嶺布村和燕門茨中試種120畝,截止2011年底,全縣規范種植葡萄面積達9329.1畝,葡萄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2006年實現產量813.89噸,農戶收入352.13萬元;2009年產量1760噸,實現農戶收入680萬元。截止2011年底,全縣葡萄種植戶4457戶,總種植面積9329.1畝,葡萄總產量2500噸,實現農戶收入975.5萬元。按市場收購價3.6元/公斤計算,每畝平均產生3600元效益,戶均葡萄收益達到2188元以上。 為做大做強葡萄產業,德欽縣政府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經營、農戶參與的模式。以政府投入為主,整合相關涉農部門資金進行扶持,由政府、企業、農戶分項投入:政府負責葡萄水泥桿和鐵絲的投入,縣委縣政府給予種植農戶享受3年每畝補助250元的優惠政策,公司提供種苗,農民自投自籌化肥、農藥、地膜及開挖定植溝等。到2011年底,縣政府已投入葡萄產業建設資金總計2544萬元。同時,該縣不斷完善葡萄產業服務體系。從2007年開始,縣生物辦和公司技術人員共同組成技術服務小組,統一到全縣各鄉鎮開展技術指導。在做好日常管護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葡萄管理技術培訓工作,并積極做好每年的葡萄收購工作。 通過幾年的努力,德欽縣葡萄產業已初具規模,廣大種植戶嘗到了調整產業結構的“甜頭”,全縣葡萄產業在規范、扶持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壯大,逐步走上了一條有序、健康的發展道路。2006年,以德欽縣布村套袋葡萄為主原料的冰葡萄酒通過省科技廳技術質量認定,并獲得第二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銀獎。2008年4月,德欽高原系列葡萄酒在第三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中獲金獎,同年7月在第二屆國際葡萄酒、烈酒品評賽中獲得一項金獎、一項銀獎。2009年9月獲得第三屆“克隆賓”杯國際葡萄酒質量大賽“特別金獎”,同年在香港美酒品評大賽中獲得兩項銅獎。2010年4月在第四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中獲得一項金獎,這一系列殊榮更是為德欽縣打造葡萄產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2年德欽縣人民政府與酩悅·軒尼詩、華澤集團簽約,在德欽縣升平鎮阿東村建立合資酒莊。(永基卓瑪 余麗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