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攀天閣壩子及其出產老黑谷的人很多,因為它是世界最高海拔的水稻品種。正如一句民謠:“迷人不過攀天閣,稀奇不過老黑谷。”8月3日,記者再次來到世界最高海拔產稻區——維西縣攀天閣鄉皆菊村。 早晨的陽光暖暖地照在皆菊村,綠油油的秧苗在微風中蕩漾起層層波浪。有幾名游客站在坡地上一個勁地拍照,留住世界最高海拔產稻區絕美的風光。 最迷人的攀天閣,最稀奇的老黑谷。為了讓攀天閣壩子這一世界最高海拔產稻區煥發新時代的光彩,去年,在國土資源部門的支持下,該鄉黨委、政府在攀天閣壩子實施了土地整理項目,按照觀光農業的建設要求,完成了土地整理、田間耕作道路、土壤改良等建設任務,使水稻產量得到提升,環境更加優美。 攀天閣被人們稱作“世界上離天最近生產水稻的壩子。”這是攀天閣壩子迷人和老黑谷成為馳名品牌的原因之一。 說到攀天閣壩子,有這樣的文字記載:攀天閣壩子原本是一塊沼澤地,是普米族放牧的地方。清光緒年間,廣西通判馮舜生發動當地百姓開挖引水渠,并造田,引進了原始水稻品種老黑谷,開啟了世界上最高海拔產稻區紀元。 有人說:“攀天閣老黑谷是世界上唯一的最高海拔原生水稻品種。”這又是攀天閣老黑谷成為馳名品牌的又一原因。 說到這里,有一個故事:上世紀80年代初,有2名日本水稻專家到攀天閣壩子研究老黑谷,并買走了一些谷穗,他們將攀天閣老黑谷帶到日本進行研究并試種但未獲成功。2005年至2007年,世界教科文組織專家來到攀天閣壩子住進當地農戶熊萬軍家中開展為期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后來,這幾位專家把研究資料整理成冊并出版。這本書的主題是“人與水稻、人與自然的關系。”到目前,攀天閣老黑谷僅為攀天閣獨有。 在攀天閣采訪,記者還聽到許多關于攀天閣老黑谷的故事。1959年9月,攀天閣老黑谷大豐收,周恩來總理在全國農業會議上聽到攀天閣老黑谷豐收的消息后,親自題寫了獎狀,并獎勵給攀天閣區一臺捷克生產的拖拉機。當時,這是維西縣第一臺捷克拖拉機,此舉極大地鼓舞了維西縣各族干部群眾。 去年,北京市一家大酒店老板前來攀天閣考察,對老黑谷的生產過程進行詳細調查,并表示將用老黑谷這一品牌接待更多的中外嘉賓。 如今,攀天閣老黑谷已經是一種很稀奇的暢銷產品了。顧客到攀天閣以每市斤6元的價格向農戶買老黑谷也很難買到。有一家公司與攀天閣老黑谷種植協會達成協議,收購老黑谷。據當地干部介紹,通過加工、包裝的攀天閣老黑谷每市斤價格高達10元。 物以稀為貴,攀天閣老黑谷是云南省市場銷售價格最高的水稻產品,無污染、原生態、營養好、口感好。 有人問:既然攀天閣老黑谷這樣寶貴,為什么不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呢? 就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攀天閣鄉政府負責人。他說,今年,攀天閣老黑谷種植面積達1300畝,做到應種盡種,預計平均畝產量500市斤左右,到目前,最高畝產沒有突破700市斤。攀天閣老黑谷品牌具有稀缺性、產地唯一、面積有限、產量有限。(記者 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