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鄉真撲村達底村民小組長陳玉珍二三事 在美麗的瀾滄江畔有一個迷人的村子叫真撲村。村子里傳頌著一名共產黨員、婦女小組長帶頭、帶領群眾發展綠色經濟的動人故事。這位年輕婦女先后受到縣級“巾幗致富能手”、鄉級“巾幗致富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她的名字叫陳玉珍。 2011年,陳玉珍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上當先鋒、做楷模。 陳玉珍過去家庭經濟拮據,家庭人口6人,其中,老人3人、學生1人、勞動力2人。為了擺脫家庭的貧困,1990年,陳玉珍率先在自家的山坡地上種核桃。通過幾年的辛苦努力,陳玉珍種下了19畝的泡核桃、10畝的優質板栗、5畝花椒、35畝梅子,目前,已掛果的有10畝的泡核桃、10畝的優質板栗、5畝花椒、35畝梅子,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經濟作物種植致富能手和技術能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陳玉珍的帶動下和幫助下,許多群眾也在自家的山坡地上種上了核桃、花椒等經濟作物,綠色產業在真撲村一天天壯大起來。 近兩年,陳玉珍還在自家的荒坡上引進了優質柑橘和早熟蘋果進行試種并獲得成功,正在大面積推廣。 率先致富的陳玉珍沒有忘記村里的群眾,誰缺資金,陳玉珍就借給誰,誰缺技術,陳玉珍就手把手耐心地教。陳玉珍還把經濟林果苗買來免費送給群眾種植。到目前,陳玉珍已帶動全組14戶農戶種植了核桃、花椒、板栗、早熟蘋果等經濟作物。 在談到自己的人生經歷時,陳玉珍總結了兩點:一是依靠科技致富。她說:“我文化水平低,但我肯學習,自己不懂就聘請縣、鄉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傳授技術。學會了種植、修枝打杈、日常管理等一整套技術。”二是立足市場,發展適銷對路的產品。她說:“我注意收集市場信息,精確地掌握各種品種最佳上市時期,種植效益明顯提高。” 陳玉珍在黨支部會議上和婦女活動中常常把自己的致富經驗傳授給大家。 近年來,巴迪鄉重點建設項目如火如荼,為群眾致富提供了無限商機。陳玉珍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了商機,她于今年年初開辦了空心磚廠,總投資4余萬元,聘用員工6名,開工兩個月就收回全部成本。村里的人豎著大拇指夸贊陳玉珍致富路上辦法多、路子寬,心腸好。(和振琴 楊洪程)
近日,葉枝工商個協黨支部書記為家住葉枝鎮葉枝街的特困生馬志軍送去了4000元助學金。葉枝工商個協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心系品學兼優、家庭特困的學生,在黨員大會上開展獻愛心活動,為今年考上昆明醫科大學的學生馬志軍捐助了4000元。(葉枝工商個協 攝影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