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史效軒) 集中辦學實施以來,帶著各種疑問,記者先后走訪了香格里拉縣城區幾所小學的學校領導、教師、 學生和家長,大家對實施集中辦學,總體反映非常好,教育教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教師視野開闊,學生自理能力普遍提高。而集中辦學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生在校安全、衛生健康、家長到校探視孩子帶來的交通不便等問題上,雖然也有部分家長對集中辦學持不同意見,但總體的教育教學效果,還是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香格里拉城區集中辦學試點——建塘鎮納赤塘小學。這所學校早在3年前就集中兼并了建塘鎮3個行政村14個校點的735名學生和53名教師。目前該校對集中辦學總結出來一整套教育教學管理方案,這套方案已作為迪慶州小學集中辦學的典范來加以借鑒推廣。這套集中辦學管理方案對教師、辦學宗旨、校風、教風都作了明確規定,對學校的品德教育、少先隊輔導員聘任、教職工管理、學校應急預案、安全保衛、巡查、值班、班主任工作、輔導員工作、學生宿舍管理、洗漱室、校醫、門衛、后勤等均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并且對學校領導、值周教師職責都作了具體明細的管理分工。 集中辦學 派生出生活教師 在談到生活教師這一新話題時,剛從尼西校區調到縣城學校的馮勇老師說:“在過去的日子里,由于師資緊缺,鄉下學校長期存在一個教師承包一個班所有課程的現象,這樣一來,有的教師偏重于理科,有的偏重于文科,有的偏重于其他科目,所以教育教學根本體現不出來公平。而今,隨著集中辦學,大量學生進城,學校充分發揮教師的專長安排教學工作。挑選性格脾氣好、責任心強的老教師來擔任生活教師,他們平時管理學生的紀律、環境衛生、個人衛生、一日三餐,同時還管理學校的交通與家長的周末探視。 集中辦學 解決教師困難 “過去我們這些鄉下的教師如果要想從鄉下調到縣城工作或改行到其他部門是一件很難的事,采取集中辦學后,在鄉下呆了十幾年的教師可以隨自己的學生一起進城從教了,自己的子女也可以隨父母到縣城接受良好教育。” “是呀,到縣城工作后,眼界開闊了,學習深造的條件也比過去好多了,子女的就學條件也好了,夫妻之間牛郎織女般的分居日子也結束了。”今年暑假期間,記者在與部分來自鄉下教師的交談中感受到做一名鄉下教師的艱辛。 通過集中辦學,小學生從邊遠的一師、兩師一校教學點來到校舍安全、設施齊備、管理規范的鄉鎮中心完小就讀,享受到了衣、食、住、行、學、醫等各個方面的優質服務,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