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州委常委、香格里拉縣委書記余勝祥 編者按 十八大召開以來,迪慶州各縣(區)、各部門迅速投入到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中。為進一步推進全州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把全州人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八大精神上來,同時展示各縣(區)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新舉措、新目標,今日起香格里拉網將陸續刊發記者專訪三縣縣委書記和開發區黨委書記的稿件。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美好未來展現了更加燦爛的前景。近日,記者就香格里拉縣如何結合實際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發揮自身優勢做強特色產業,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等問題,采訪了州委常委、香格里拉縣委書記余勝祥。 記者:黨的十八大召開后,香格里拉縣如何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余勝祥:黨的十八大召開后,香格里拉縣各級黨組織迅速把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我們召開了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暨宣傳貫徹黨的十八精神動員會議,舉辦了全縣副科以上干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培訓班,參加了省委學習十八大精神宣講視頻會等,有計劃、有步驟、多形式地組織開展了學習宣傳活動,全縣各級各部門切實按照會議的總體安排部署,學透、吃透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武裝頭腦,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切實做好本職工作。 記者:新形勢下,要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香格里拉縣應該如何加快發展、科學發展? 余勝祥: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新要求。具體來講,就是到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接近12000元。按照2011年數據分析,到2020年,我縣國民生產總值至少要達到80億元以上,每年需遞增9.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需遞增8.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需遞增12.7%。 聯系我縣的實際,要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目標要求,關鍵在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源于對發展現狀的充分認識、源于對形勢的準確判斷、源于對規律的深度把握。現狀不清,干工作就是蠻干、瞎干、亂干,是不切實際的。如何加快我縣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改變過去那種什么都干、面面俱到,但成效不明顯的“撒胡椒面工作法”,應該切實按照“收攏五指,形成拳頭,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每年重點做幾件事”的工作方法,集中力量每年重點解決幾個問題。 記者:在新的一年里,香格里拉縣應該重點做好哪幾件事才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得又好又快? 余勝祥:在2013年,要把香格里拉建設得更好、發展得更快,我認為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投資拉動。根據十八大精神和我縣實際,2013年,我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必須保持25%以上增速,達到90億元左右。如何抓投資,三句話:項目在哪里?錢從何處來?項目如何落地? 項目在哪里?首先是要抓前期工作,只有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出來了,才有銀行貸款,才有融資,才有民間投資,才能爭取中央、省的資金支持。縣里要按照“先支持項目前期、項目落地后再收回的方式”,建立項目前期資金保證機制,每年適當安排項目前期費用并列入財政預算,保障全縣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 錢從何處來?就是投融資問題。投融資是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規范、有效、理性的對待,要通過向上爭取和市場融資等方式,有效解決好想辦事但沒有錢的問題。項目如何落地?加快在建項目進度,確保新建項目落地,形成實物投資量。要做好項目服務工作,進一步完善項目分工包干責任制,加大項目的領導和跟蹤落實力度。建立項目獎懲機制,確保各個項目落得了地,并推得走。 二、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我們要認真研究現代高原特色農業,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在種植業上,要結合山多地少的實際,走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要按照2012年全縣農業產業化現場推進會上提出的“優布局,建基地,拓市場,創品牌,扶龍頭”的農業產業發展十五字方針,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走差別化、特色化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道路。以建塘、小中甸、格咱、尼西等鄉鎮為主,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重點種油菜,并引進或扶持2家菜子油深加工企業;在高半山區重點扶持藥材產業,并形成一定規模產業;在建塘鎮、小中甸鎮一線種植瑪咖;在沿江河谷的金江、上江、虎跳峽、五境4個鄉鎮重點發展冬青稞和烤煙產業;在三壩鄉、洛吉鄉重點以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木種植為主,并扶持2個左右種植大戶,逐步建立核桃、花椒為原料的深加工龍頭企業;在東旺鄉重點發展釀酒葡萄。通過努力,逐步形成一鄉一特或幾鄉一特的農業產業發展布局。在畜牧業上,重點扶持幾家尼西雞、牦牛、藏鄉豬及生豬養殖大戶,逐步形成大戶養殖為主、輻射群眾的養殖模式,并引進以養殖業為原料的深加工企業。 三、實施工業發展計劃。十八大報告指出:“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沒有工業的支撐,何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業發展不了,財政就沒有稅源,城市建設、民生改善等就沒有支撐。實施工業發展計劃,首先要抓礦業。抓礦業,總體思路不變,要極力支持普朗銅礦建設,做好審批協調和推進工作;繼續扶持6家礦山企業開發建設,再篩選扶持3家左右礦業企業,從政策上、手續上、建設環境上開綠燈。要建立礦山企業推進責任制,將縣級副處以上領導分片包干到每一個礦業企業,幫助解決生產建設中的問題。要加大礦業整治力度,對占資源不開發、不投入的行為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水電產業上,重點解決好網架不配套的問題,加快建塘鎮500千伏輸電線路協調和推進工作。正在建設的抓緊完成,沒有開工的盡快開工,使水電產業形成優勢。其次,要抓園區。目前,香格里拉縣園區建設很不到位。比如說,格咱工業園區,有近20個礦業企業開工建設了,但園區什么也沒有,連最起碼的規劃也正在評審當中;箐口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也正在起步,青稞啤酒廠等一些大型農業龍頭企業以及高原國際訓練基地等一些大項目已初步談妥引資意向,但園區建設仍然是一張白紙。所以,園區建設方面2013年重點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完成規劃設計。園區的規劃和定位決定著園區發展的戰略、路徑和方向,也影響著園區的形象、特點和競爭力。要按照“適度超前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建立差別競爭、明確產業定位,促進集聚集約、打造產業集群,鼓勵自主創新、提升產業層次,推動提檔升格、完善園區體系”的要求,完成園區規劃工作。二是要加快園區配套設施建設。要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啟動園區道路、供電、通訊、供排水、拉圾處理、污水處理、地下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三是要改善園區軟件環境。要從政策、服務、配套等方面降低門檻,優化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招商引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加快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支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如何加快發展經濟實體和企業,加快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招商是關鍵。只要我們抓住招商這個牛鼻子,把引資工作做好了,園區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三大經濟”就都上去了,稅源的問題、財政收入的問題、GDP增長的問題、就業問題、城市化的問題、工業化的問題、農業產業化的問題等也就迎刃而解了。抓招商引資,一是要轉變觀念。目前,市場的投資主體由國家為主變成了民間投資為主,我們的觀念再不變就跟不上時代,發展就會更加落后。向中央、省、州縱向爭取項目、資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投入有限;以市場為主的橫向引資是無限的,所以我們的眼光不能始終盯著上級、盯著財政投入,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國企和民營經濟上,把重點工作放在橫向招商上。二是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好環境快發展,差環境慢發展、不發展。政策環境上,要出臺更加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到香格里拉縣投資興業。法制環境上,要協調推進,手續辦理要形成制度規定,堅決杜絕“打開城門招商,關起門來打狗”現象的發生。服務環境上,要變被動為主動,對引資企業出現的問題不能當甩手掌柜,更不能打太極拳,要主動服務。對部門和干部出現吃、拿、卡、要的問題要嚴肅處理、從重處理。三是加大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力度。要建立和培養一支招商隊伍,最近我們已經成立了招商合作局,從現在開始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縣委政府工作的重點,每年組織開展2至3次有質量、有分量的招商引資活動。要明確招商思路,理清招商重點領域,突出重點,引大商、引名商,定責任、定目標、定任務,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資活動,要通過信息化等手段,建立一張招商信息網。四是建立保障機制。對引進企業,縣委、縣政府要建立主要領導聯系引資企業制度,為企業搞好服務工作。 五、拓展城市空間。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道路,促進城市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同步發展。”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是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具體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城市化中的城代表載體,市代表主體,化是一個過程。在載體建設上,按照“東拓南延,西控北限”的城市空間布局,重點做好東城區開發。2013年必須全面完成一期征地拆遷,實現5條道路和供排水、污水管網及白塔片區二污水廠等開工建設,啟動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在主體工作上,重點做撤縣設市工作。在動態上,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程度,積極開展松贊林寺景區的道路建設,進一步改善寺容寺貌,提升景點經營理念,做好松贊林寺5A級景區申報工作。 多少年來,勤勞智慧的香格里拉各族兒女為實現創造幸福生活的夢想,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實踐,譜寫了不屈不撓的壯麗詩篇。放眼未來,把香格里拉建設得更好、發展得更好,成為了全縣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收攏五指、捏成拳頭,下定決心、齊心協力、有所作為,香格里拉縣的發展是大有可為的,香格里拉各族兒女幸福生活的夢想也將一步步實現。(王維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