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一月,開發區新仁村的農田已是一片新綠,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憧憬著對來年的期盼。 正值新仁村村委會開展2013年森林防火宣傳,作為新仁村的防火護林員,殷學武正一絲不茍地出護林防火黑板報,忙完手頭的工作后,我們和殷學武交談起來,他高興地向我們介紹他家的幸福生活。 44歲的殷學武一家六口人,兩個孩子一個上高一、一個上初一,他和媳婦在家務農。他家種有核桃樹10畝,同時還開始進行玉米制種,種出來核桃玉米完全不愁銷路。說到玉米制種技術,殷學武口若懸河,不像是一個農民,反倒像一個農業專家。從種植技術規程講到田間管理技術,從種子質量管理講到銷售渠道,嘴里反復念叨著說:“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使我家嘗到了真正的甜頭。” 在沒進行農作物種植調整前,殷學武家種得最多的是小麥和雜交玉米。新仁村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轉變思路,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殷學武家也抓住機遇,用玉米制種代替種植雜交玉米,光玉米制種一項年收入就達3.5萬元。 日子過好了,生活輕松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殷學武既是新仁村的防火護林員也是公安法制宣傳員,他說:“山是我們的家園,地是我們的依靠,知法守法,防微杜漸生活才能有條不紊;轉變思路,因地制宜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甜美。” 據了解,目前,新仁村經過產業調整土地流轉經營后,已經種植300多畝核桃,1000多畝青稞,500畝烤煙,680畝玉米制種。 春節將至,殷學武所在的迪古村民小組還拿出5000元來組織開展春節活動,準備迎接美好的新春佳節。 (香格里拉網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