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登鄉山加村創先爭優活動見聞 楊洪程 日前,記者到崇山峻嶺中的維西縣維登鄉傈家山寨山加村。剛進入村口,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山加村群眾爭先恐后奔小康的生動場景:玉米剛剛收割完畢,白皮大蒜苗在秋風中翻起層層碧波,田地中勞動的人們唱著歡快的“瓦器器”:“今年年成好,風調雨順人努力,家家糧滿倉,戶戶收入增。” 唱“瓦器器”的正是黨員致富帶頭人孟學聰。誠如孟學聰所唱的一樣,今年,山加村糧食大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增長。 來到山加村村委會大院,展板上“維登鄉山加村黨總支創先爭優評星掛牌公開欄”幾個大字闖入眼簾。孟學聰的名字也在公開欄上。2012年11月,孟學聰被評為學習星、致富星,維穩星和文明星。 孟學聰致富不忘鄉親,去年,他引進了一家企業,租賃了100畝土地,種植了板藍根等中藥材,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群眾同時獲得租地和在中藥材基地里務工兩筆收入。在孟學聰的帶領下,山加村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了1000畝,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之一。 在評星授旗公開欄上,還有致富星趙文祥的名字。趙文祥是山加村總支第二支部共產黨員,也是種植特色農產品白皮大蒜的致富帶頭人。“今年,我家采用套種技術在玉米地里套種了5畝白皮大蒜,收入18000多元,人雖然很辛苦,但收入增加了,我們樂在其中。”趙文祥說。 白皮大蒜是山加村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特色產業,是山加村群眾脫貧致富的產業。在發展白皮大蒜產業中,山加村共產黨員像趙文祥一樣當先鋒、做表率,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今年,白皮大蒜價格很好,每市斤10元,山加村白皮大蒜收入達到610萬元。 趙文祥登上了致富光榮榜,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面旗幟。“我們村黨總支每個月開展一次評星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采用群眾評議、黨員大會評議和村黨總支委員會決議的方式開展評星活動。”山加村黨總支負責人說。 記者在評星授旗公開欄上看到,山加村第二支部獲得2012年第三季度流動紅旗。經了解,第二支部獲得第三季度流動紅旗的依據是該支部在本季度中獲得致富星、文明星、維穩星和學習星的人數最多,也就是說,該支部黨員帶頭學習、帶頭致富、帶頭維護穩定、帶頭創建精神文明的能力較強。 評星掛牌授旗制度極大地調動了共產黨員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創先爭優在山加村已蔚然成風。 暮色蒼茫,我們行進在離開山加村的路上。“山加村群眾很勤勞,他們一天天變好的日子是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同車的維西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和貴清深有感觸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