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三江”腹地涌春潮。過了正月十五,世界自然遺產“三江”腹地維西春風浩蕩,萬物復蘇,春意盎然。從永春河邊到瀾滄江畔,到處是趕著農時播種春天的忙碌身影。 “現在方便了,我們在家門口的農家店里就買到了化肥、農藥。”維登鄉山加村傈僳族農民蜂燦新高興地說。誠如蜂燦新所言,近年來,維西縣加大了農家店建設力度,初步形成了覆蓋廣大農村的農業生產資料購銷網絡,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質優價廉的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 去冬今春,維西縣供銷社積極籌措資金,調運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組織人力物力將化肥、農藥配送到農家店,支持群眾搞好春耕備耕工作。據維西縣供銷社負責人介紹,目前,化肥、農藥已調運、庫存到位。與往年相比,化肥、農藥價格略有上漲。 早春的瀾滄江畔風和日麗,生機盎然。一大早,葉枝鎮葉枝村姑臘村民小組納西族農民老和披著霞光忙著給油菜澆水。老和邊勞動邊說:“政府出錢為我們修建了田間渠系,‘三跑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穩產田。” 去冬今春,維西縣降雨量偏少,旱情加劇。面對旱情,該縣農牧和科技局、水務局等部門與各鄉鎮黨委、政府一道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抗旱保苗工作。 “這是耕第二遍了。”駕著小型旋耕機耕地的永春鄉四保村農民蜂志新說:“去年冬天,我就耕了一遍地,開春再耕上一遍。”隨著拖拉機等現代生產工具的廣泛使用,維西縣廣大農村耕作土地從粗放型逐步轉變為精耕細作,單產和農業生產效益也逐年提高。記者了解到,到去年底,維西縣機耕面積占總面積的40%左右。 據維西縣農牧和科技局負責人介紹,今年該縣將大力推廣測土配方、地膜覆蓋、藥劑拌種、良種推廣等農業技術,增加農業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單產。目前,良種、地膜等農用物資已調運到位,良種補貼等惠民政策落實到位。 “我們以水利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努力在大春播種前完成在建的小型農田水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確保糧食增產。”維西縣水務局負責人說。目前,維西縣各鄉鎮在項目資金的支持下,發動群眾掀起水利建設高潮。 維西縣是云南省核桃基地縣,核桃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在維西縣林業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各鄉鎮黨委、政府積極組織農民給核桃施肥、修枝打岔,并對低產核桃林進行改造。為加快核桃基地建設,林業部門積極準備核桃苗,組織技術力量指導農民種植核桃。 位于永春鄉拖枝村的維西生物園區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宏達公司中藥材基地里到處是繁忙的身影。據悉,中藥材是維西縣的優勢產業,政府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今年,維西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將突破3萬畝。 “人勤地不懶。在春天里趕著農時辛勤耕耘,到金秋時節,我們就會獲得豐碩成果。”正在種植百合的保和鎮拉河柱村農民余春枝說。 人勤春早,春播秋獲。卯足勁的人們懷揣金秋收獲的夢想正趕著農時播種希望。(記者 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