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永基卓瑪) 記者從州文化館了解到,《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已獲文化部批復,規劃下一步將進入實施階段。據介紹,我州是目前省內唯一一家以民族文化為保護核心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據悉,該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研究所設計,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25年,分近期2012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遠期2021-2025年三個階段實施。文化生態保護區涵蓋迪慶全境,包括29個鄉鎮、188個行政村,保護對象為藏、傈僳、納西等13個世居民族的民族文化。實驗區的建設,對建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文化體系,倡導、弘揚、推進多民族長期團結和睦、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格局,對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為指導,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體系,建設全州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通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修復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等)互相依存,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緊密相關,并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劃定文化生態保護區,將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原狀地保存在其所屬的區域及環境中,使之成為“活文化”,是保護文化生態的一種有效方式。 (下轉二版)迪慶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擁有雪山、峽谷、高山、草甸、宗教、民族風情等豐富的資源,文化多樣,特色鮮明,多宗教并存、多民族共融的文化特色,體現了東西文化薈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特點,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盛景。2010年11月15日,文化部批準同意設立“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2年7月27日《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通過省級專家組評審,同年11月2日通過文化部專家論證會。這是繼文化部批準實施熱貢、徽州和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之后,在全國批準的第四家,也是云南首家獲得批準實施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據介紹,我州將以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為動力,倍加珍惜和保護好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充分展示迪慶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致力提升民族文化品位,大力推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初步建立比較完備的文化生態保護制度,文化生態區保護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化生態保護體系,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和科學合理利用,文化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保護效果達到優好、規范、完全符合要求的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