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和金蓮 陳義)近期,香格里拉縣尼西冬早馬鈴薯逐步上市。在建塘鎮供銷社農貿市場門口,許多尼西鄉江東村村民以每斤3元左右的價格出售冬早馬鈴薯。再過一段時間,該鄉湯滿村等村組種植的冬早馬鈴薯也將陸續上市,尼西冬早馬鈴薯成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坨坨”。 近年來,尼西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鄉的“三農”工作,把依靠科技推廣、創辦高新科技示范基地、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列為鄉黨委政府的“十二五”規劃和首要任務來抓。尼西鄉獨特的氣候條件,使每年11月播種的馬鈴薯在次年按海拔高低呈“階梯”狀成熟,即江東村等沿江地帶的馬鈴薯在4~5月成熟;奔東村等二半山區的馬鈴薯在5~6月成熟;到7月,湯堆村等海拔較高地區的馬鈴薯便可上市,連續3個月都有新鮮馬鈴薯上市。 去年,尼西鄉共完成冬早馬鈴薯高產栽培3150畝,平均單產達3800公斤,總產達1197萬公斤。以平均每公斤2.50元計算,全鄉種植的3150畝冬早馬鈴薯總產值達2992.5萬元,平均畝產值達9500元,畝純收入達7500元。今年,尼西鄉冬早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4500畝。 據介紹,尼西鄉冬早馬鈴薯集成示范項目是中央財政農業科技推廣項目,2008年開始實施,總投資310萬元,示范區建設4000畝,同時輻射帶動310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