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人員用我家的4.5畝耕地實驗種植油菜,不但免費提供籽種、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等物資,每天還給80元工錢,收成也全歸我家,他們真是我們農民的‘理財神’??!”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尼史村藏民七林卓瑪說。這是迪慶藏族自治州為破解農村科技“最后一公里”難題,上千名干部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走上科技致富路的一個縮影。 近來,無論是在冰雪消融的德欽縣,還是在香格里拉縣金沙江畔的田野,田間地頭都活躍著耐心細致幫助農民耙耱打塘、講解如何點籽下種和施肥技術的各級干部及農科人員。正在油菜“實驗田”里播撒種子的卓瑪說:“我們州農科所在尼史村進行生物炭農田實驗,把冬春季節、海拔高低和熱冷地方種植的油菜和青稞進行季節、地點和氣候調換實驗種植。如果實驗成功,將向全州推廣種植?!薄疤镩g地頭成了我們州農科所20余名工作人員的辦公點?!敝笇囡N植實驗的農科人員和朝云插話道:“我們給前來參加種植‘實驗田’的農民群眾每人每天80元的工錢,面對面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手把手帶領并指導農民如何耕種和施肥、除草等,不但農民容易接受,我們也更清楚實驗種植的效果?!保ㄔ颇暇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