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通訊員 吳琮三)我州自2009年啟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以來,嚴格按照《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辦法》《云南省實施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細則》《云南省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迪慶藏族自治州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兌現工作穩步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縣、鄉兩級組織領導,制定補償兌現措施,嚴把責任關、公示關、審核關,嚴格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縣級實施方案及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相關規定,認真開展各縣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兌現工作。 加強技術培訓。各縣林業局在開展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兌現工作前,對鄉鎮林場場長、林業站站長、技術負責人及財務人員進行了公益林管理及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兌現工作技術培訓,強化相關工作人員對公益林管理及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的理解和認識,有效推進生態效益補償金的兌現。 加強政策宣傳。工作人員進村后,利用會議、走訪農戶等形式,宣傳公益林管理及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讓農民群眾充分了解公益林管理及生態效益補償的各項政策和相關規定,提高自覺保護森林資源的積極性。 嚴格兌現程序。在兌現公益林補償資金工作中,各縣嚴格工作程序,按照相關規定實行公示,使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充分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截至6月25日,德欽、維西兩縣已基本完成2012年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工作。德欽縣2012年度應兌現資金為2646.94萬元,實際兌現資金2570.31萬元,資金兌現率達97.1%;維西縣2012年度應兌現資金為2064.37萬元,實際兌現資金2039.9萬元,資金兌現率達98.81%。香格里拉縣采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中的所有者補償費從“惠農卡”中兌現,管護勞務費由各鄉鎮對管護人員考核后兌現補償金。目前,該縣除東旺、建塘兩個鄉鎮外,其余鄉鎮的管護勞務費已基本完成兌現,全縣2012年應兌現管護勞務費1245.45萬元,已兌現932.26萬元,兌現率為74.85%。 通過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全州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管護,農民群眾自覺保護森林的意識不斷增強,森林火災明顯下降,林業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濫伐盜伐、毀林開荒、違法征占林地等違法行為大幅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