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 近日,德欽縣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在縣林業局負責人的陪同下,深入德欽縣拖頂、奔子欄、云嶺、佛山四個鄉鎮,對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走訪農戶等方式,對8個村委會,16個村民小組,共46戶農戶的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兌現情況進行抽查,廣泛聽取當地黨委政府及人大代表對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實施情況的意見建議。 調研組建議,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縣人民政府及林業部門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宣傳生態公益林建設和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讓廣大群眾明白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規范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發放渠道,建議林業部門對全縣所有農戶的基礎信息全面核實統一,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通過“一折通”形式發放。林業部門和各鄉鎮要及時公開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縣級統籌和兌現給農戶個人及集體部分的總額及明細,使廣大干部群眾及時掌握補償資金使用發放情況。縣人民政府要進一步落實好工作責任制,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組織力量,妥善處理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收尾工作中的新舊矛盾,努力消除因林地權屬問題而引發的爭端,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林界糾紛協調工作。在劃清林權屬地界限后,及時足額兌現補償資金。要切實做好生態公益林后續管護工作。建議縣人民政府結合全縣實際進一步細化原有生態公益林管護辦法,加大對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力度,對違反有關管理規定的行為堅決予以糾正和查處。加大對護林員隊伍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護林員隊伍的業務技能和執法水平。 據了解,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專職管護人員的勞務費和國有林業單位、集體和個人補償費,以及管護區內的補植苗木費、林木撫育費等。生態公益林補償,極大地調動了群眾愛林護林的積極性,加快了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自2007年6月,全縣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啟動以來,共列入國家、省級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380.92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面積310.8萬畝;省級公益林面積70.12萬畝;全縣國有林納入補償面積39萬畝。涉及全縣6鄉2鎮42個村委會,473個村民小組,10746戶,共發放林權證7518本,股權證12106本。 2009-2012年,全縣共到位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8954.62萬元,其中國家公益林補償資金7040.85萬元,省級公益林補償資金1910.77萬元。根據公益林資金實施方案,縣級統籌、管護勞務、監管等費用為2300.62萬元,實際應兌現到集體和農戶的補償資金為6654.00萬元,其中兌現給集體1034.68萬元,農戶5471.44萬元。因存在林改糾紛,全縣2009-2012年未兌現補償資金共計355.27萬元,其中佛山鄉2012年度未兌現補償資金207.39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