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縣尼西鄉中秋節見聞??? 農歷八月十五晚上8點,在皎潔的月光下,尼西鄉上橋頭村安置點上第一次頌響平安念經聲。經歷了“8·28” 、“8·31”地震,失去家園的藏族群眾在中秋節這天,拿到了政府發給他們的月餅,而且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剛剛在地震中失去家園的他們,在帳篷里度過災后第一個節日。 在上橋頭村的臨時安置點,災民們將桌子一字排開,桌子上擺放著月餅、水果、瓜子等各種食品。五保戶阿翠和七妹也被村民們特意請到了桌邊。縣里工作組的同志、尼西鄉負責人和安置點的群眾聚在一塊,邊品嘗月餅,邊聊家園的重建,安置點里不時傳出歡聲笑語。村民廖文華家的房子在地震中震裂了,現在全家人擠在一頂帳篷里住,狹小的空間里放了三張簡易床。他說:“這兩天縣里、鄉里的干部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還送來了月餅、水果,我們感到很溫暖,吃著月餅感覺很香甜。有那么多社會各界的人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們覺得很踏實。” 下午2時,記者在幸福村的臨時安置點看到,居住在這里的群眾分頭忙碌著。有的忙著生火做飯,有的忙著洗菜,有的忙著打掃衛生,孩子們在帳篷旁邊玩耍嬉戲。幸福村村民孫諾專程從香格里拉縣城趕到尼西鄉和家人們一起過中秋節,他說:“地震讓我們受災,家里房子開裂了不敢住,但大家一起過中秋節,心里感到很溫暖。接下來,我們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恢復重建和恢復生產中,相信一定能把新家園建設得更好。”記者跟隨鄉政府工作人員來到了98歲的嘎太卓瑪家里,她們一家7口人正在準備中秋晚餐和水果糕點,當工作人員為她送上月餅和祝福時,老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為了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之后的節日能過得舒心、喜慶,中秋節前,香格里拉縣委、縣政府就做了各種準備:慰問了受災戶,并著力為他們解決了部分實際困難。對受災面廣、災情嚴重的受災點群眾送去了月餅、香油等豐富的中秋食品。 而對參加抗震救災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個沒有節日的節日。 “孩子,你不能回來就在災區好好上班。”王國梅母親在電話里囑咐自己的女兒。今年剛考進鄉鎮府的小女孩王國梅在“8·28”地震發生之時就提前接到了到鄉鎮府報到的通知,23歲的她被分配到了物資分配管理崗位,從地震發生開始她就一直駐守在災區。今年中秋節,她和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一起駐守在幸福村指揮部,她說:“這次地震發生之后,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政府和社會對災區的關愛和關注,源源不斷的物資運抵災區,保障了每一個災民的生活,包括災后第一個中秋節,政府也精心為每一戶災民準備了月餅。” 幸福村抗震救災指揮部副指揮長旦從忠在災區駐守了近一個月時間,今年中秋節家里只有妻子一人在香格里拉,為了災區群眾他選擇駐守在幸福村指揮部。旦從忠告訴記者,這是災區的第一個節日,一定要讓災區老百姓過好中秋節,民政局已經挨家挨戶發了月餅,了解了老百姓的困難和需求,今天,指揮部20多名黨員干部一直堅守在災區一線,有醫生、警察、新農村指導員和縣、鄉政府工作人員。雖然都不能回家和親人團聚,但是,和災區人民在一起,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團圓”。(和金蓮 王維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