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氣象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小記 “8·28”、“8·31”地震抗震救災期間,地震重災區尼西鄉、奔子欄鎮群眾看到氣象應急小分隊架設氣象應急監測設備忙碌的身影,及時收到災區及周邊地區天氣實況。這是氣象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參加抗震搶險救災的一個畫面。 初步建成氣象現代業務體系 迪慶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處滇、川、藏三省區結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橫斷山脈腹地,地理環境和氣候復雜,氣象災害種類多且頻繁。在中國氣象局和云南省氣象局的引領和大力支持幫助下,州氣象部門切實加強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現代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迪慶州在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建立起來的三個縣氣象站均為國家基本氣象站。2004年,中國氣象局在香格里拉縣新增建了一個“中國西南區域香格里拉大氣本底站”;2007,在中國氣象局、云南省氣象局的統一部署和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建成32個覆蓋全州各鄉鎮的區域自動氣象站;2012年,在氣象、國土和水務等多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在迪慶境內主要江河流域和山洪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域建立了65個降水監測單要素自動氣象站。截至目前,迪慶州共有各類氣象監測站101個,平均236.3平方公里1個,其中在城鄉居民居住和經常活動區域平均94.1平方公里1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綜合氣象監測系統和氣象防災減災監測體系,促進迪慶氣象現代業務體系建設。 危難時刻發揮作用 在今年“8·28”、 “8·31”地震抗震救災及恢復重建過程中,州氣象局立即啟動“8·31”抗震救災Ⅱ級響應,在州氣象臺建立“8·31”抗震救災指揮中心,全體氣象干部職工盡責盡力、配合協調,保護和搶修被地震損壞的氣象監測與通訊設施;派出氣象應急小分隊前往地震重災區尼西鄉、奔子欄鎮勘察地形,架設氣象應急監測設備,保證各類自動氣象站自動氣象數據傳輸、接收完整,抽調精干人員到氣象臺充實預報服務力量、加密天氣預報會商頻次和開展每間隔3小時滾動一次的精細化天氣預報,及時為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供優質的決策氣象服務,并利用各類業務平臺,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微博等全方位多渠道向災區群眾及公眾發布災區及周邊地區天氣實況、預報和在搶險、避險注意事項,充分發揮了運用各地自動氣象監測站即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和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公共氣象服務系統在抗震救災中的服務作用。(龍立全 張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