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3人2單位獲得表彰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近日,第八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云南省曲靖市政府駐長三角地區招商分局副局長陳家順、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楊竹芳、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西管理分局局長鐘泰3人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昆明市盤龍區工商局青云分局、麗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古城派出所兩單位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榮譽稱號。(云南日報) ? 與滇金絲猴“共舞” ——記云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西管理分局局長鐘泰 作為一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者,鐘泰的工作對象是保護區內的山山水水,是保護區內的各種動植物。在他看來,把這項工作做好了,就是為子孫后代造福,就是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 1983年,我國第一個滇金絲猴保護區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建立,拉開了對這一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的序幕。在這之前,很多人認為滇金絲猴已經滅絕,但保護區建立30年來,滇金絲猴數量逐步發展到13個種群2000余只,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內就有1500多只。 到保護區工作后,鐘泰開始從事野生動物研究,還曾連續四年對滇金絲猴進行跟蹤、監測研究。那四年中,他一直堅持在高海拔的原始森林與滇金絲猴“共舞”。經過艱苦努力,鐘泰得以系統地掌握了滇金絲猴的生活習性。 與此同時,他還創造了白馬雪山的抗寒抗饑餓記錄—大雪封山的日子,每頓1個洋芋他熬過去了,零下20攝氏度的夜晚墊子下結了厚冰他也挨過去了。鐘泰上山時兒子剛出生,他下山時兒子叫他“叔叔”了,于是“叔叔鐘泰”便這樣在白馬雪山一帶叫開了。 接著,鐘泰又投入到松茸資源可持續管理模式研究中,提出了一整套措施在保護區推廣,形成了以松茸管理為切入點的白馬雪山社區共管體系,既保護了自然資源,又增加了社區居民收入。如今,保護區內社區村民林產品戶均年收入從最初的800元增長到6000元。 到維西片區工作后,鐘泰發現這里的百姓對保護區資源的依賴性非常強,保護與發展問題十分棘手。他一到任,就帶領技術和管理人員深入調研,決定實施社區共管模式,解決多年存在的私挖亂采問題。 如今,他雖然擔任保護區的行政職務,然而他舍不下的還是社區和林區,一年到頭工作在莽莽林海,那間局長辦公室也“形同虛設”。有人說“你也該坐一坐辦公室了”。他淡淡一笑說:“辦公室里沒有滇金絲猴啊。”(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