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天麻、葡萄、蠶桑、瑪咖等生物產業的發展,不僅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還讓迪慶走上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道路。 依托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生物產業 我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腹地,“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帶。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差,造就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體氣候,形成了垂直分布明顯的植被帶譜,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 如何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確定了“生態立州”的發展思路,依托豐富的生物資源,實施食品、藥品、飲品、觀賞品四大工程和開發區綠色產業園、香格里拉松茸出口加工園、箐口綠色產業創業園、維西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園和德欽生態葡萄酒莊園等園區建設,做大基地、做強企業、做精產品、做響品牌,有力地推動了迪慶生物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綠色產業園區為主的高檔葡萄酒、畜產品、核桃等特色優質生物產品精深加工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松茸及野生菌類加工園區為主的松茸及野生菌類加工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縣金江鎮、上江鄉、三壩鄉為主的蠶桑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小中甸鎮為主的高原春油菜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縣為主的高寒壩區和山區青稞、馬鈴薯良種生產,奶渣提取干酪素深加工生產,藏藥生產,球根類花卉種球繁育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為主的野生花卉和園藝觀賞植物人工引種馴化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小中甸鎮、洛吉鄉、尼西鄉為主的牦牛養殖加工生產區域;以香格里拉縣尼西鄉為主的尼西雞養殖加工生產區域;以維西縣為主的當歸、秦艽、木香、白術等中藥材種植加工生產,糯山藥、黑木耳、白蕓豆、蜂產品等特色優質生物產品精深加工生產區域;以德欽縣為主的優質釀酒葡萄、高檔冰葡萄酒生產區域。 2013年,我州生物產業預計實現總產值304277萬元。 做強特色農業 向生態要效益 說起迪慶的生物產業,不得不提到兩個關鍵詞,一是特色,二是生態。 我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物種資源,生產的松茸、蜂蜜等美名遠播。此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的另一大“招牌”。山區里的山好、水好、空氣好,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當今更加注重養生的時代里,備受市場歡迎。 過去,由于沒有工業產品帶動,松茸僅作為農副產品在市場自由交易,附加值低,農業增產難增收。 香格里拉松茸出口加工園區的建立,標志著香格里拉松茸不再只賣原材料,其完整產業鏈已形成。清水罐頭、冷凍松茸、松茸罐頭等深受消費者青睞。這不僅讓松茸產業就地實現高附加值,同時還帶動農民增收。 每逢春季,走進維西縣永春鄉拖枝村養蜂大戶蜂政光的基地,你會看到,這里山花爛漫,山坡上擺放著許多蜂箱,管理人員打開蜂箱,只見一塊塊蜜糖正在釀成。 由于維西地處“三江并流”腹地,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造就了這里特殊的生態環境,這里以農作物為主的花有油菜花、蕎麥、向日葵、碎米花等40多個種類以及數不清的野花。維西縣碧羅雪山生物資源公司根據季節花期不同,采的蜜源不同,打造了野生高原百花蜜產品,而且一路銷往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各地。 在迪慶,無論加工松茸,還是養殖蜜蜂,都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政府引導、企業輻射帶動下,生物產業會越來越發展,百姓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保護從點滴做起 和諧發展世代傳承 每年的七八月,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吉迪村村民阿五都會和家人一起到山上采摘松茸。每采摘一朵松茸,阿五及家人都會像其他村民一樣把采摘松茸時挖出的泥土回填好。這個環節很重要,因為采摘松茸后菌菇的菌絲還殘留在土壤中,回填不僅環保,而且由于菌絲沒有被破壞,來年可以再生長出松茸。 泥土回填,只是村民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例子。 為從源頭上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我州大部分村子都制定了村規民約。如普達措國家公園內的浪茸村民小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上山只能撿干柴,不準砍活樹,如果存在亂砍濫伐行為,罰款50元。在當時,對于以打獵、放牧、種青稞為生的農民來說,50元的罰款已經相當重了。 在迪慶,像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盛夏時節,不論走進大山深處,還是穿過山間峽谷;不論漫步鄉間田頭,還是目視村前寨后,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荒坡都被優質核桃林披上了美麗的綠裝,展現出無限生機,這些優質核桃林不僅保持了水土,還為各族鄉村群眾結出了累累“致富果”。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以退耕還林為平臺,引導和帶動廣大農戶大力培植特色經濟林,努力擴大種植面積,推動林產業發展,有效地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廣大農牧民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斷增強。同時,通過建沼氣池、利用太陽能等措施節能,有效降低了森林資源消耗。 青山翠綠,碧水潺潺,美麗風景讓人陶醉。在迪慶到處都能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迪慶生態保護意識在一代一代傳承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