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李競若) 近年來,我州堅持走“文化興州”之路,切實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發展壯大專業文藝隊伍的同時,也培育扶持了一大批農村業余文藝演出隊,他們組織編排富有各自民族地域特色的歌舞節目,長期活躍在基層文化生活一線,是各種重大節慶活動和民族文化傳承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推動我州文化繁榮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力軍”。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我州文化部門本著“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原則,積極發揮各級公共文化單位的作用;組織州、縣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專業文藝骨干到農村進行輔導,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業余文藝演出隊,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不斷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有力推動了全州公共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近幾年,我州先后組建成立了188支業余文藝演出隊,擔負著節日節慶等活動中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的職責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業余文藝演出隊都具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如:香格里拉縣的藏族鍋莊業余演出隊、尼西情舞業余藝術團,納西族阿卡巴拉、阿哩哩業余表演隊,金江龍潭業余藝術團,上江農耕業余演出隊等;維西傈僳族阿尺目刮業余表演隊、塔城熱巴業余藝術團等;德欽弦子業余表演隊、奔子欄鍋莊業余演出隊、斯農熱巴業余表演隊等等。 一支支業余文藝演出隊,倍受群眾的歡迎和青睞。同時,也折射出迪慶人民熱愛生活、寄情于歌舞的生活現狀,表達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業余文藝演出隊不僅活躍在本村本寨,更是各種重大節慶活動中的主力軍。例如,我州每年舉辦的“五月賽馬節”,香格里拉縣舉辦的“歡樂香巴拉”、金江龍潭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維西縣的闊時節、葉枝阿尺目刮藝術節,德欽縣舉辦的弦子節等等……各業余文藝演出隊之間會互相邀請,展示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呈現出全州各族人民大聯歡的和諧場景。不僅傳承弘揚了本民族的獨特文化,也吸收借鑒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豐富發展、更富有生命力。 農村業余文藝演出隊的興起,極大地豐富了全州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和相互了解。業余文藝演出隊不僅是專業文藝隊伍的重要補充力量,更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文化繁榮活躍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