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深入某鄉鎮采訪,一姓和農民對瑪咖種植苦不堪言。據他講,他家去年租了3畝地,加上家里承包的2畝地,共種植了5畝瑪咖,結果一無所獲,虧了。聽了此番話后,筆者好生納悶,瑪咖價格不是很好嘛,怎么會虧呢? 瑪咖(?M?aca)原產于海拔?3500米至?4500米的南美安第斯山區,為十字花科,獨行菜屬植物,屬于純天然植物,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其中瑪咖抗癌、抗白血病、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等作用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瑪咖系列產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11年?5月,國家衛生部批準瑪咖粉為新資源食品,瑪咖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瑪咖在麗江等地區種植大獲成功后,借著迪慶香格里拉種植瑪咖的地理、氣候、自然優勢,先后有幾家企業進駐香格里拉,為此,也刮起了一股種植瑪咖“風”,個體老板、農民個人大面積種植瑪咖。“圍繞市場調結構”,這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筆者的采訪結果是:瑪咖種植獲利的少,虧損的多。記者在市場上看到的瑪咖個小、鮮澤度不夠好,多半是“子彈頭”。很多商家的反應是:種植出來的瑪咖沒有達到質量要求,也就是沒有種出優質瑪咖,這樣當然是有虧無贏。 瑪咖種植在香格里拉處在實驗性階段,我州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軟肋,同時,農民目前也是普遍盲目種植,熱風追浪現象時又發生。如上述那姓和農民,他們村所在海拔不過2600米左右,不適合種植瑪咖啡,當問及瑪咖種植的相關技術時,他也不知其二,這說明他根本不懂瑪咖種植的相關技術知識,是一種盲目種植的表現,他種植瑪咖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技術。 為此,希望相關部門加以高度重視,科學謀劃,準確定位,把瑪咖作為生態產業發展的重要產業,成立瑪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加快推進瑪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交通不便,信息相對閉塞,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群眾比較貧困,產業結構單一,群眾增收困難的地區制定發展計劃,并依據瑪咖的發展現狀,出臺加快推進瑪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引導和組織種植適宜區廣大群眾參與瑪咖基地建設,采取政府引導、“政企研”聯動、科研支撐、企業助力等方式,推動瑪咖產業加快發展,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重點傾斜支持,并高標準、嚴要求,抓好瑪咖育苗、移栽、中后期中耕管理等工作。 特別希望,加大瑪咖種植技術方面的培訓力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種植戶,手把手傳精授業,真正打造學習型、技術型的種植戶,在部分高海拔區域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種植,填補高寒貧困民族山區新興產業發展的空白,找到一項適合這些地區發展的重點產業。(香格里拉網記者 陳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