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絲猴,人們總會想到它熱烈的紅唇,精致的五官,動人的眼神。16日,記者隨同云南環保世紀行,探訪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里生長著的這群小精靈,揭開了滇金絲猴生活的神秘面紗。值得一提的是,滇金絲猴成活率只有20%,而該公園滇金絲猴今年新添了7只,均健康地成長著。 吹聲口哨?金絲猴就會涌來 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滇金絲猴活動最多的地方,地處世界遺產“三江并流”腹地。 16日,天空飄灑著蒙蒙細雨,記者來到白馬雪山腳下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這里生存著50多只滇金絲猴,是人們觀察滇金絲猴的最佳觀測點。經過人們長期的保護、跟蹤、研究、投食,和這里的滇金絲猴產生了感情,只要人們吹著口哨,發出和滇金絲猴聲音相同的暗號,滇金絲猴便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啃食食物,和人們相戲,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面。 越往上走森林植被越好,記者在林中走了一兩公里,看見一只三四十斤重的滇金絲猴懸掛在樹梢,好似在表演著雜技。它時而穿梭于樹梢,時而倒掛金鉤,向人們扮著鬼臉。 緊跟在“母親”身后,是一只十余厘米長的小滇金絲猴。白馬雪山保護區維西管理分局工作人員鐘泰指著小滇金絲猴介紹,去年,滇金絲猴出生了5只,死了兩只。而今年,新添了7只,且7只都健在,下一步,他們打算給這7只滇金絲猴起一個名字,進入猴群家族管理檔案,以便以后跟蹤、觀測。 從1000只上升到1500只 鐘泰說,他們2009年成立了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將猴群分為了展示群和野生群,展示群目前有5個家庭單元1個全雄單元,是我們大眾唯一能一睹芳容的滇金絲猴群體。近幾年來,每年都會有小滇金絲猴出生,經過保護和人為的投食,成活率和野生群的相比,明顯升高。 據介紹,該公園的片區屬于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維西縣響古箐滇金絲猴片區,是目前保護得較好的一個種群。根據近幾年的研究和保護,猴群數量也在增長,2004年前調查,猴群數量為300余只,而目前調查最新的數字為450只,是少有的數量呈增長趨勢的滇金絲猴群。 他說,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著6個種群,2004年調查有1000只,目前調查顯示達到了1500只。而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滇金絲猴約為2600余只。 雪山下成立了“護猴隊” 記者觀察到,滇金絲猴來的時候會發出聲音,走的時候卻向人們扔樹枝。鐘泰介紹,滇金絲猴的這些舉動并不是向我們示好,而是在自衛。它們一般是實行“一夫多妻”制。跟在猴王后面的就是“皇后”,其余的便依次排列,次序井然,離猴王越遠的地位就越低。一般情況是猴王站崗守衛著它們的地盤,只要發現風吹草動,受到外來的威脅,便會發出聲音,暗號響起,各個猴子便會依次行動。人走了,它們也會丟樹枝,以示不滿。 據了解,滇金絲猴生長壽命一般為20歲,而一般猴子在4歲便有了性能力,8歲便達到繁殖能力的高峰。這些處于壯年的的猴子為尋找食物,過著游走的生活。春天,它們會下到海拔兩三千米的地方尋食,嫩食。而冬天,它們就到3000米以上的地方,以食松果等為生。 鐘泰介紹,為了保護滇金絲猴,他們將保護區的村民撤了出來,有的村民土地在保護區內,就種經濟林,加大了林地面積,成立了“護猴隊”,推廣使用太陽能,減少樹木砍伐。村民的收入和滇金絲猴保護力度都得到了提高。(春城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