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林業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松濤 ●金玉華 在林業系統從事汽車駕駛服務隊伍中,有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車行理手”:他叫松濤,從軍退伍安置到林業系統以來,在汽車駕駛這個平凡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赤心踐行服務宗旨。3年來,憑著良好的政治素養、過硬的駕駛技術,做到安全行車20萬公里無事故。 近年來,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服務林農成了當前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林業工作者上林區入農戶,全州29個鄉鎮167個村委會都有忙碌服務的林業人。 松濤也不例外,駕車送林業技術到鄉村(林區)公路的盡頭,有些路僅能容納一輛車勉強行進,行車的艱難,不是常人有膽量嘗試的!而松濤手握方向盤實踐磨練,積累了豐富的駕車經驗,掌握了過硬的駕駛技術,因此他在林業系統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他常說“干開車這行,就是要舍得吃苦”,他把學習道路交通法規作為安全行車的“金鑰匙”,堅持學、學以致用、帶頭示范。在他所駕駛的車里,隨時放置著一整套日常行李、交通法規、林業基礎法規及一本密密麻麻記錄行車情況的記事本。對此,同行的司機不理解,經常勸他:“什么年代了,你裝什么樣,還花這么多精力學這些東西干什么?”面對別人的“關心”,他總是語重心長地說:“從事開車服務這一行當,我就要學一天交通法規,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領導和同志們負責,行車責任重于泰山。而學林業法律法規及基本常識,那是我們‘務林人’最起碼的工作法寶。” “搞好服務是我們當駕駛員的天職”。這是松濤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松濤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前提,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司機是非常危險的。松濤十分注意加強安全責任心的培養,從責任心上找亮點,出現了失誤從責任心上查根源,對別人這樣要求,對自己更是這樣自律。他愛車、惜車如命,時刻緊繃安全行車這根弦。每次出車前,他都堅持運用看、聞、聽、查“四字法”,認真檢查車況,從不躲一時之懶,偷一時之閑。憑著這份責任感,無論是正常上班時間,還是周末節假日,無論是白天,還是臨時應急森林消防、林政執勤出差,他始終敬業愛崗,恪盡職守,默默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