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多“接地氣”。黨員干部如何主動自愿“接地氣”,進一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筆者認為必須堅持做到“以民為本”。 “以民為本”是理性自覺下對民生的認同和關懷。中國的“以民為本”思想源遠流長,孟子的“民貴君輕”就閃爍著古代民本思想的光輝。當前提出的“民為本”思想以馬克思群眾觀為基石,信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繼而鞏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堅持并踐行新時期“以民為本”思想更重要。 堅持“以民為本”是黨的使命使然。堅持“民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黨的本質要求,我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其根本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表明了黨的一切工作要以群眾利益為落腳點和歸宿點,保持好黨與人民的魚水之情,創造和諧密切的黨群干群關系,使黨員干部自愿“接地氣”,自覺擔當人民公仆。 堅持“以民為本”是黨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充分說明了聯系群眾重要性,也說明了黨的存在和發展要以依靠群眾為根本。因此黨為了使命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也為保持其先進性、純潔性,不斷堅持與時俱進而自覺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堅持“以民為本”,一要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這就是鮮明的群眾觀點和群眾立場。黨員干部只有真正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密切聯系群眾,走群眾路線,堅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進一步升華“民本”意識,為長期的“接地氣”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擁有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要吸取歷史教訓,深刻理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積極轉變角色,放下“官架子”,保持謙遜低調的姿態,時時向群眾學習,汲取群眾智慧,為更好服務群眾增添能量。 三要堅持群眾路線,切實把群眾利益落到實處。走群眾路線,就是在牢記黨的宗旨,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關注群眾疾苦,在不斷的聯系群眾中把群眾的問題解決好,使人民群眾真正體會到黨的溫暖和關懷,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整體推動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沈瑋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