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在湖南大學學生創業就業沙龍,李克強總理笑贊創業大學生有勇氣,思想活躍,有創意火花。 關鍵詞一:最大的民生是“就業” 去年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新一屆政府首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他指出,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把力氣更多地放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上來,放到擴大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上來。 隨后,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強調了對就業的重視。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大連會見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時表示,就業是每個政府都要面對的突出問題。對于中國政府來說,我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業。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之所以把經濟增長率定在7.5%左右,考慮的還是保就業、惠民生,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他強調,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也難以增加社會財富。7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重申,保就業是政府重要職責,也是區間調控必須確保的民生“下限”。 據人社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同比多增12萬人。在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最高值,是政府各項改革舉措向民生領域傾斜的結果。 關鍵詞二: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來源。李克強總理強調,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是本屆政府的三大任務,教育公平具有起點公平的意義,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去年12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貧困地區學校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治貧先重教,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 用職業教育破解中國就業難題和經濟發展難題,也是新一屆政府謀求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道。今年2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 李克強強調,要用改革的辦法形成良性機制,鼓勵社會力量更多參與進來,共同辦好職業教育,增加就業,不斷釋放“人才紅利”。 關鍵詞三:穩物價 7月1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他強調,既要關注經濟增長,保持今年經濟增速在7.5%左右,也要關注物價水平,把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業、收入等民生內容。 李克強總理在訪歐期間也表示,只要有利于支撐比較充分的就業,經濟增長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物價水平的變化也要避免人民生活受到大的影響。 一年多來,中國整體物價水平保持相對穩定。上半年,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同比增長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