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縣金江鎮車軸村巴迪自然村是一個山區小村寨。2009年的建黨節,這里成立了黨支部。從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譜寫出了一首首黨員群眾齊心協力致富奔小康的山鄉變奏曲。 牛羊豬雞養殖曲 巴迪自然村有兩個村民小組、47戶人家、200多人。筆者來到村里時,看到很多村民都在放牛,這是近些年農村少見的場景,于是便上前向村民詢問。 村民和建紅大叔說,過去巴迪基本上都養本地土牛,經濟效益各方面比不上現在所養殖的這種新品種牛,現在大家想好好的發展一下養殖。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牛?通過了解,得知和大叔所說的“新品種牛”,是一種學名叫“西梅塔爾”的肉牛,也是村里近些年引進的新品種。而說到這肉牛養殖,就不得不提到這里的黨支部書記楊仕董。 據楊仕董介紹,2011年,他買了一頭“西梅塔爾”母牛,通過10多年的飼養,它生了一頭小牛,那頭小牛賣到了5000多元錢。2013年他又買了一頭西梅塔爾肉牛,到今年又賣了7000多元。 通過養殖“西梅塔爾”肉牛,楊仕董獲得了經濟收益。但他并沒有忘記自己作為黨支部書記的身份,而是積極把“致富金點子”和養殖經驗傳授介紹給更多的村民,希望大家共同走上養殖致富路。通過大家一起商量,決定采用“農戶散養+集中管理”的養殖模式。???? 閑暇有空時,楊仕董和村里的黨員群眾經常聚在一起探討肉牛的養殖經驗,并充分利用黨支部活動室里的科普書籍,積極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村里在搞好肉牛養殖的同時,還發展好山羊、土雞、生態豬等養殖,逐步形成了“牛羊豬雞齊養殖、多種門路多致富”的局面。在楊仕董家的豬圈里,筆者看到了一群剛出生不久的小豬崽,活潑可愛的小豬崽預示著巴迪山村的養殖產業將越來越興旺。 林地田地種植曲 在去到巴迪山村之前,筆者原以為村子周邊的植被會比較稀少;可當來到巴迪,眼前的景象卻出乎預料。綠樹掩映著房屋,房屋點綴著綠野。房前瓜果香,屋后樹成行。一樹一樹的紅蘋果、青蘋果、綠核桃掛滿枝頭、碩果累累,滿樹的經濟林果著實喜人。與此同時,林下經濟也生機盎然,村里的好多人家都在養蜂,果樹林間成為了蜜蜂的樂園,辛勤的蜜蜂釀造著甜美的蜂蜜,猶如勤勞的巴迪人建設著美好的家園。 巴迪山村由于海拔較高,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針對這里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近些年,大家伙不斷地摸索實踐、調整種植結構,以實現增產增收。來到巴迪,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梯田上種滿了玉米、烤煙、白蕓豆等作物。???? 在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的同時,巴迪村民還充分利用這里獨特的山區地理氣候條件,積極發展重樓、秦艽、蜈蚣七等中藥材種植,增加經濟收入。????? 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每一塊土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巴迪山村正是這樣,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巴迪種植業的成功經驗在于——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調整結構,變劣勢為優勢,打好經濟林果、經濟作物、中藥材種植這幾張牌,最終實現山區種植業的增產增收。 ?黨群團結和諧曲 此次筆者在去車軸巴迪山村采訪的途中,由于連續降雨不巧遇到山路邊坡垮塌。幸運的是,遇到當地的一些村民及時趕來搶修道路。大家挖的挖、鏟的鏟,熱火朝天,修通了路。通過了解得知,這條通組公路建成后,巴迪黨支部的黨員便帶領群眾負責保養維護。 巴迪黨員群眾愛路、護路已形成長效機制,而這只是該黨支部的日常工作之一。據了解,2009年的建黨節,巴迪成立了黨支部,當時只有3名黨員,通過大家共同商議,決定由相對年輕的黨員——楊仕董擔任黨支部書記。對于這個只有兩個村民小組的山村,黨支部書記就意味著要擔當更多的責任和重擔。自此,大家有事一起商量、交流意見建議、建立規章制度、積極開展好黨支部的各項活動。 據介紹,2009年黨支部成立至今,每月3日都黨支部都開展黨員活動,集中學習一些資料,交流探討村里的大小事務。每月3日至5日,黨員都打掃通村公路。 此外,巴迪黨支部還每月定期為群眾舉辦3次種植、養殖技能培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3年,巴迪黨支部被該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現在,黨支部成立五年了,黨員也從最初的3名發展到11名。而楊仕董在擔任支部書記的同時,還兼任著村里的農家衛生員、動物疫情防治員、煙農代表和烤煙初檢員。 如今的巴迪山村,處處呈現出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產業發展良好的態勢。黨群之間關系和諧、鄰里之間友好和睦、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李競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