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改革創新,更需要分享改革創新成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致辭,再一次讓世界對中國改革創新、經濟發展充滿期待。 2013年9月11日,大連,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會更精彩。”剛擔任總理半年的李克強,向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領導者許下了美好的承諾。 回望一年間,中國改革持續發力,中國故事精彩續寫。從大連到天津,從李克強致辭的同與不同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壯麗圖景。 亮數據: 強調“穩中求進” 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兩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李克強在致辭開始都毫不避諱地亮出中國的經濟數據,直面外界的“一些擔心和議論”,正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從2013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到2014年“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李克強在兩屆論壇中對此均強調,“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 與上屆論壇不同的是,李克強今年還詳細列出了新增就業數據,“1—8月,31個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70多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萬人。”他將就業的不降反增,歸功于“改革發了力”,打開了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閘門。同時,他指出中國經濟的積極變化“也體現在結構優化上”。 從“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國的宏觀調控思路更加清晰明確。李克強對此也很有底氣,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 李克強認為,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們采取的措施既利當前、更惠長遠,有能力防范出現大的起伏,更不會發生“硬著陸”。 談改革: “壯士斷腕、背水一戰” 詳解三張施政“清單” 毋容置疑,“改革”已成為當今中國最熱的話題,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中國也更為世界矚目。以簡政放權為例,新一屆政府成績斐然。 “本屆政府開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今年以來,我們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去年在大連,李克強如是描述正在行進中的簡政放權。 而今,“各部門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步子不能說不快。李克強在天津又一次強調,要“抱定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推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 “如果說簡政放權是激勵市場活力、鼓勵大眾創業的‘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設就是‘連環炮’。”李克強用“連環炮”形象比喻制度建設,在致辭中詳解了三張施政“清單”: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 粗略統計,在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致辭中談到“改革”17次;而2014年則多達31次。李克強期待,把“改革的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民生新福祉”,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談創新: 用好“金鑰匙”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近兩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都與“創新”有關:2013年是“創新:勢在必行”,2014年是“推動創新 創造價值”。粗略統計,在去年致辭中,李克強提及“創新”15次,2014年達到41次。他指出,要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改革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未來的增長必須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李克強在2013年論壇上,十分強調創新的動力作用。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飛速變革的時代,變革呼喚創新,創新推動進步。中國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貫穿著改革創新的理念和精神。創新是我們永遠高揚的旗幟。 “中國經濟每一回破繭成蝶靠的都是創新”、“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形態”……在2014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對創新的描述更富激情、也更加具體、更有力量。 “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本身就是規模宏大的創新行動,今后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仍然蘊藏在制度變革之中。試想,13億人口中多達8、9億的勞動者都動起來,投入創業創新和創造,這是多么大的力量啊!” 李克強對“創新”提出了更為遠大的目標,“從中國國情出發,努力建設成為一個創新的大國。”(人民網) ? |